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五)五行理论与地位转承
释义

(五)五行理论与地位转承

五行,指的是土、木、金、火、水。本来它只是五种基本的物质,但是在我国古代,却把这五种东西看得神乎其神,逐渐演变成为一套系统的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与汉高祖即帝位
五行通常又与阴阳联系在一起,据专家推算,阴阳五行作为一个学派,应该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派的著作,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十余种,可惜都已亡佚了。幸运的是,在《管子》、《吕氏春秋》、《礼记》等书中还保留了几篇阴阳家的著作。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是邹衍五德始终的政治循环理论。到了西汉,董仲舒则把儒家的经学阴阳五行化,形成今文经学。这些理论对于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王莽改制篡汉直接从中寻找理论依据。
邹衍在论述历史时,把描述和寻求内在的必然性结合在一起,由近及远,上推到洪荒时代。这就是《史记》所说的:“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述),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关于“大并”之“并”,《索隐》云:“言其大体随代盛衰,观时而说世。”对历史,他不限于描绘,而是力求探讨其盛衰的原因并给以评价;他不以人们已论述的最古的历史为限,而要把历史推向更远的时代,把人类的历史同自然的历史连结起来。邹衍认为历史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变化中,有一个所谓的必然规律起着支配作用,这个所谓的规律便是“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荀列传》)。
关于五德变化情况,其他书有这样的零星记载:“邹子有终始五德,土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引《七略》)又:“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文选》沈休文《故安陆昭王碑》李善注引《邹子》)前一段话的开头应是土,后一段续火的应是水。
邹衍认为,每一德支配着一个朝代,每个朝代有特定的政治和制度,即“治各有宜”。可惜记载有阙,无从知道邹衍是怎样论述各朝代政治的了。在某一德被另一德取代时,邹衍认为必定会发生某种奇异的自然现象,作为换代的信息,这就是“符应”。《吕氏春秋》中有一篇叫《应同》,详细记述了五德转运过程和相应的符瑞。
董仲舒对于五行也有很详细的理论。他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五行之义》)又说:“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克):“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五行相胜》)五行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第一生第二,第二生第三,第三生第四,第四生第五。此所谓“比相生”。金胜木,中隔水;水胜火,中隔木;木胜土,中隔火;火胜金,中隔土;土胜水,中隔金。此所谓“间相胜”也。
据传,汉高祖刘邦自称是赤帝子,杀白帝子而起义。而自据水德。而继水者,当是土德。王莽便自据土德,篡汉便有了理论根据。
《史记·封禅书》中说:“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杀者赤帝子。’ ……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
据战国邹衍的说法,虞德土,夏德木,殷德金,周德火,只有四德,尚缺一。汉高祖在看到秦时上帝祠中也只供奉四帝,他自据为五,为继周者,为水德。
但问题在于继周者并非是汉,而是秦,这样汉究竟是继周火为水,还是继秦水为土,便成为当时儒生争论的问题了。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本来就是骗人的,对自己怎样有利便怎样说,并非那样严格。五行理论只不过是他们达到政治目的的招牌和幌子而已。这一点在王莽那里更是体现得非常鲜明。
王莽利用五行理论篡位
王莽本是孝元王皇后的侄子,父亲王曼早死,不得封侯。成帝时,王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益封五千户。从此王氏当政,数十年不绝。河平二年,王氏子弟皆为卿大夫侍中,分据政府诸曹,权一归于王凤。所以当时的京兆尹王章说道:“天道聪明,佐善而灾恶,以瑞异为符效。……灾异之发,为大臣颛政者也。……今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汉书·元后传》)
王凤专政共十一年,死后其弟王商代之为大司马卫将军。王商专政四年,死后,其弟王根代之为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当政五年后,罢侯就第,而以王莽代之为大司马。但不久成帝死了,哀帝即位。哀帝有哀帝自己的外戚,所以王太后叫王莽避位。哀帝心中也不喜欢王家,加上司隶校尉解光也说他们的坏话:“曲阳侯根宗重身尊,三世据权,五将秉政,天下辐凑自效。根行贪邪,藏累巨万,纵横恣意,大治第宅。……内怀奸邪,欲筦朝政。推亲近吏主簿张业以为尚书,蔽上壅下,内塞王路,外交藩臣,骄奢僭上,坏乱制度。”(《汉书·元后传》)于是哀帝借机取消他们的当权地位。就此而论,哀帝也并不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这样大的一个政敌,“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内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论,兄弟据重,宗族盘恒”(《汉书·刘向传》)。哀帝能够不动声色地铲除,没有引起大的困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惜他飨国不永,在位仅五年便死去。
哀帝死后,抑郁已久的王太后立即跑到未央宫,收取玺绶,遣使者驰诏王莽,复拜为大司马。迎来九岁的中山王刘衍为皇帝,这就是平帝。所有哀帝的党羽贬削殆尽。因为皇帝幼弱,所以太皇太后临朝而王莽秉政。他首先除去他的叔父王立,以免威胁。自此后,“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羽承其指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让焉。上以惑太后,下以示信于众庶”(《汉书·王莽传》)。
于是他的地位日趋巩固,而打算更有所为了。因为《尚书大传》内曾说周公居摄的时候,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氏重译而献白雉。王莽不愿意周公专美于前,他也暗示益州塞外的蛮夷献白雉。事情这样作了,于是一般官吏盛陈王莽的功德而主张“臣有大功,则生美号,故周公及身在而托号于周。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宜赐号曰‘安汉公’,益户畴爵邑,上应古制,下准行事,以顺天心”(《汉书·王莽传》)。太皇太后答应这样作了,王莽却又再三恳辞,经过多少次的劝说,他才“惶恐不得已而起受策”。闹了几十年的灾变,如今忽然祥瑞出来,也许是一新耳目的事。平帝元始二年,接连着祥瑞迭出。
王莽的野心越来越大。他是一个因外戚而起家的人,深知皇后在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平帝尚在童年,他也设法使他的女儿为皇后,在元始四年四月丁未正式立为皇后。接着太保王舜等奏道:“《春秋》列功德之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唯至德大贤,然后能之。其在人臣则生有大赏,终为宗臣,周之周公是也。”(《汉书·王莽传》)另外有八千人上书言,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王莽也应当有类似的地位。于是他又益封地,称宰衡,位上公了。这时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王莽又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所以他建议:“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
从形式上看,这是很盛的制度,不明真相的人,难免会佩服王莽建设的魄力。王莽大概是汉武帝以后最醉心于儒家政治的人,他的魄力似乎比武帝还要大些,百余年来要作的事他全作了,尽管不免有些夸张。他继续有所改动,《王莽传》说:“莽奏曰:‘今谨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未有西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臣又闻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汉家地广二帝三王,凡十三州,州名及界多不应经。《尧典》十有二州,后定为九州。汉家廓地辽远,州牧行部,远者三万余里,不可为九,谨以经义正十二州名分界,以应正始。”
平帝五年,王莽更加九锡,再升级的话,就得作皇帝了。于是有人上书,请安汉公行天子事。《王莽传》说:“泉陵侯刘庆上书言:‘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今帝富于春秋,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庆言。’”
不久平帝死了,依着王莽的主张,立最年幼的广戚侯子婴为皇帝。王莽的用意,已经是“路人皆知”了。于是:“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汉书·王莽传》)
王莽的姑母王太皇太后一向相信王莽对于汉室是忠诚的,如今他步步进逼,她也怀疑了,直斥符命是“诬罔天下”,而认为不可施行。但王莽的权势已成,她也没法制止了。太保王舜劝她道:“事已如此,无可奈何,阻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以重其权,镇服天下耳。”(《汉书·王莽传》)她也只好答应了。从此王莽便“居摄践祚,服天子韨冕”,成为“假皇帝”,距离真皇帝的地位,仅是“未达一间”了。在居摄二年的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起兵讨伐王莽,王莽非常恐慌,日夜抱着孺子婴祷告郊庙,并效仿《大诰》的体裁作策书。他的运气很好,翟义被打败。于是他的气焰高涨,自谓威德日盛,得到天人相助,他打算作“真皇帝”了。接着居摄三年有许多符瑞应运而出,《王莽传》说:
“是岁广饶侯刘京,车骑将军千人扈云,太保属藏鸿奏符命。京言齐郡新井,云言巴郡石牛,鸿言扶风雍石,莽皆迎受。”
从此后王莽便有所借口,他说上天不许他称“摄皇帝”了,于是改居摄为初始。不过国号仍然是汉,孺子婴仍然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国不可能有两个皇帝,王莽便要求禅让。《王莽传》说:
“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下书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未属。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书,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周金策之书,予甚祗畏,敢不钦金。’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
王莽自称是黄帝后,而舜为其始祖。依五行相生的系统说,汉高祖为赤帝子,正好传位于黄帝之后的王莽;依尧舜禅让的历史故事,汉为尧后,尧后也正好传位于舜后了。
王莽又曾为汉家立宗庙,《王莽传》说“以汉高祖为文祖庙”,因为《尚书·尧典》内有“受禅于文祖”的话。所谓“文祖”,大约是尧的祖庙,禅舜的典礼在此举行,舜即位的典礼也在此举行。王莽既承祖德,以舜自比,所以就称汉高祖为文祖,表示其色符合于唐虞。
王莽就是这样,利用五行学说,利用历史传说,一步步夺取汉家政权的。
可见,五行学说只是某些人用来达到政治目的的幌子而已。
王莽代汉,法令滋章,赋役繁重,因而海内溃乱,人心思汉,百姓饥馑,天下起兵。公元23年,农民起义军进军长安,推翻了新莽政权。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即皇帝位,不久,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一代皇帝多是幼主即位。东汉皇帝幼主即位者共十人,其即位年龄分别是:和帝十岁,殇帝三个月,安帝十五岁,顺帝十一岁,冲帝二岁,质帝八岁,桓帝十五岁,灵帝十三岁,少帝十四岁,献帝十二岁。
幼主即位,便出现了母后临朝,外戚及宦官干政的严重局面,从而使东汉王朝由盛转衰,走向灭亡。
曹魏利用五行理论篡位
据传,东汉末年,曹魏也是利用五行理论来夺取东汉政权的。
《三国演义》中在记载曹操逼帝迁都许都时有过这样一段话:
“操由是日与众谋士密议迁都之事。时侍中太史令王立私谓宗正刘艾曰:‘吾仰观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吾观大汉气数将终,晋魏之地,必有兴者。’(案:周诗有《魏风》,而魏为晋所并,魏地遂入于晋。及晋卿魏斯求为诸侯,与韩、赵三分晋国,而魏复兴焉。《左传》曰:‘魏,大名也,故毕万卜居于此而子孙乃昌。’魏居天下之中,中央属土,土气之色黄,正应‘黄天当立’之谶。)又密奏献帝曰:‘天命有就,五行不常盛。代水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操闻之,使人告立曰:‘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操以是告彧。彧曰:‘汉以水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有兴者。’操意遂决。”
到后来,曹丕逼汉帝禅让帝位,自继大统,当上了皇帝。
有汉二代(东西汉),没想到竟然都是以五行学说禅让而终的。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但也可从中见出五行理论对当时政权交替影响之一斑。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