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韦慈藏 韦善俊 韦古道
释义

韦慈藏 韦善俊 韦古道

《月令广义·五月令》:
(十五日)药王仙日 (韦真人)。
《月令广义·岁令》 一:
巢元真人孙思邈,药王韦慈藏。
《旧唐书·方伎传》:
张文仲,洛州洛阳人也。少与乡人李虔纵、京兆人韦慈藏并以医术知名。慈藏,景龙中光禄卿。自则天、中宗已后,诸医咸推文仲三人为首。
《茶香室丛钞》卷一五:
宋韩元吉 《桐荫旧话》 云: 忠献公年六、七岁,病甚。忽曰:“有道士牵犬以药饲我。”俄汗而愈。按《列仙传》: 韦善俊,唐武后朝京兆人,长斋奉道法,尝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为药王云。


药王韦真人


《列仙全传》卷五:
韦善俊,京兆人。母王氏妊时,每噉血食,则腹痛,蔬食,即无恙。既生,至十三岁遂长斋。遇道士韩元最,授以秘要。常有二青童侍左右。嗣圣中,寓升仙观,有神人厉声曰:“子何人,辄来此? 宜速去。” 善俊曰: “神人试我耳,何相逼太甚。” 神人逊谢而去。又尝过坛墟店,遇黑犬绕旋不去,因畜之,呼为乌龙。一日谓弟子曰: “吾百年学道,今太上召我,我当去矣。” 其犬忽长数丈,化为黑龙,善俊乘之而去。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六:
韦善俊者,其先出京兆。高祖逍遥不仕。祖宣敏,尝为巩县令,因家于巩。父昂,好山水。母王氏,初妊,每啖血食,则连夕腹痛,遂蔬食。既生,年十三岁,长斋诵 《道德》、《度人》、《西升》、《升玄》 等经。人有所惠,悉为赈救之用。及壮,诣嵩阳观,事黄元赜参佩道法。又从临汝洞元观道士韩元最,复授秘要。常有二青童侍左右。唐高宗调露初,有刘文儿过山之西,见神人长丈余,介甲而坐,见善俊来,起迓之。文儿因访,识者曰: “此奉戒道之士也。” 文儿钦异,遂从善俊归嵩阳。天后嗣圣中,寓籍升仙观。一日,复见神人厉声曰: “子何人,辄来此?请速去,不尔伤子!” 善俊曰: “神人试我耶? 何相逼太甚!” 神人遂逊谢而去。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三:
韦古,字老师,疏勒国人。身衣毳袍,腰悬数百葫芦,顶戴纱巾,手持黎杖,常以一黑犬同行。唐玄宗时入中国,每施药饵以救人疾沴,行莫不愈。玄宗重之,敬称药王。厥后其犬化为黑龙,乘之冲天而去。时开元二十五年也。
《铸鼎余闻》卷四:
沈汾 《续神仙传》 云: 药王姓韦名古道,号归藏,西域天竺人。开元二十五年入京师,纱巾毳袍,杖履而行,腰系葫芦数十枚,广施药饵,病人多效。帝召入宫,图其形,赐号药王。


韦善俊 (明刊 《列仙全传》)


《铸鼎余闻》卷四:
韩无咎 《桐荫旧话》 引 《列仙传》曰: 唐武后朝韦善俊,京兆人,长斋奉道,常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之药王。
国朝施鸿保 《闽杂记》 卷五云:福州于山有药王菩萨庙,或以为即扁鹊。故亦称卢医庙。予按 《天中记》引唐 《本草序》: 药王菩萨姓韦,名古道,字老师,疏勒国得道人也。常身被毳袍,腰悬数十葫芦,头戴纱巾,手持藜杖,往来城野,以一黑犬自随。开元中疾沴盛行,医治辄效,朝野崇敬,称为药王菩萨,或传其年已五百余矣。又引 《神仙传》 言: 自尧舜至唐,凡五度化身救世,其后黑犬化为黑龙,负以升天。今庙中像有二,在上者草衣卉服,跣足科头,腰间亦悬葫芦。在下者,巾服如汉唐人。或谓在下者即扁鹊,在上者乃神农也。恐非。当时建庙,既称药王菩萨,当即前二书所云者,惟异其巾袍,故误耳。
[案] 此三韦与以上诸药王不同,似为道教所倡之药王而流传于民间者。韦善俊、韦古道名字不同,生地不同,然事迹年代皆相仿,疑即一事而讹传为二者。韦慈藏于正史有传,似亦为唐初医术高明者,然并未以医术行世,不知何以祀为药王。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