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七步成诗 |
释义 | 七步成诗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 (曹丕) 尝令东阿王 (曹植) 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释义用法 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其弟曹植的才能,时时想迫害他,一次命曹植作诗,限七步内作成,否则治罪。曹植应声便吟成一首,其诗意暗含指责曹丕兄弟相残之意,使曹丕很惭愧。后以此典称颂文思敏捷,出口成篇; 或用以借指兄弟家人,同一集团内部自相残害。 用典形式 【七步】 唐 ·李白:“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 【咏豆】 唐 ·元稹:“攀禾工类蔡,咏豆敏过曹。” 【萁燃】 清·黄鷟来:“屐虽齿折诚何碍,吟到萁燃未免猜。” 【煮豆】 宋·黄庭坚:“民生自煎熬,煮豆以萁爨。” 【七步咏】 唐·于志宁:“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 【七步诗】 元·耶律楚材:“奇词解吐万言策,敏思能吟七步诗。” 【七步赋】 元·耶律楚材:“七步赋成文灿烂,千钟不惜锦淋漓。” 【豆萁才】 唐·元稹:“豆萁才敏隽,羽猎正峥嵘。” 【豆萁篇】 清·吴伟业:“江夏漫裁修柏赋,东阿徒咏豆萁篇。” 【同根煎太急】 清·黄遵宪:“有时低眉若饮泣,偏是同根煎太急。”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