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读曲歌(二首)》 - 南朝乐府民歌 |
释义 | 《读曲歌(二首)》 - 南朝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 奈何许! 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 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 骨出只为汝! 《读曲歌》起源于南朝刘宋时期,跟《子夜歌》一样,都属吴声歌曲,是当时流行于长江下游都市间的民歌。《读曲歌》存八十九首,《子夜歌》存四十二首。它们的内容差不多,都是以女子为中心的,是江南女儿的情歌。但形式上,两者小有差别。《子夜歌》全部是五言四句,《读曲歌》除绝大多数是五言四句外,其它则句法字数不一,这大概是它的曲谱不严造成的。 这里选的两首都比较奇特。 第一首只有十三字,用了双关隐语,抒发衔悲不得语的内心隐痛。“奈何许”的“许”是感叹语气词,全句为女主人长叹一声,问自已:“怎么办呢!”她有什么心事?竟如此痛苦?原来“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石阙, 就是墓道前面的石牌坊, 它原本是高高站在坟墓前面的,现在竟长在她嘴里了。这是多么恐怖的图景,令读者吃惊!“衔碑不得语”, 诗人说, 还不止此, 我嘴边还衔着石碑,就更不好讲话了。多么奇特的想象啊!原来这不是真的,“石阙”就是“石碑”,“碑”就是“悲”的谐音。哦,抒情主人公要说的是,我心里有苦难言,话 没法说, 也不好说。那么, 什么事使得她伤心到这步田地呢?她一字不吐,全诗戛然而止!这就成了千古之谜。可能是姑娘遇上了难题,是封建家庭包办婚姻带来了痛苦?是不能与情郎见面的苦闷?是情郎变了心,遭遗弃了?还是纯真感情遭到了亵渎?抑或是跟心上人大吵了一场?……但是, 不管怎样,从《读曲歌》的共同主题, 可以肯定这位女子碰到了巨大的不幸。 由于这首民歌十分含蓄, 主旨似无标题音乐,所以后代常将它引申为一切失意者的悲哀。“石阙衔碑”也就成了成语, 被文人广泛地使用着。这种余音袅袅, 其味无穷的抒情手法, 显示出南朝乐府民歌的卓绝技巧。 第二首写一位女子与情人离别后的痛苦和对爱情的专一。“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深深的相思折磨着抒情主人公,以至于使她卧病不起,消瘦无力连头也抬不起来了。这种一往情深、悱恻缠绵的情调,大胆夸张的手法,是南朝民歌的本色。既然病得气息奄奄,就得服药,药中有“龙骨”一味。她见到“龙骨”立即产生联想,“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天上飞的龙疲乏到极点,落进了药店中,骨头被取出来制成了药。“我”只为了“你”,才忧郁成病,吃这种苦药。可是心病难医,“我”已是骨瘦嶙峋,支撑不住,即便如此也决不后悔!抒情女主人大胆火辣的爱情至死不渝,其痴迷情态如在眼前。“骨”双关飞龙的骨和思妇的骨, 显示了作者想象的丰富与奇特。末句“只为汝”刻骨铭心,点明病因, 显示爱情的专一,表现力忒强。 两首诗都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不能跟爱人聚首的痛苦。青春是美好的,爱情是纯真的,却不能结果,她落得个有口难言的悲苦结局。夫妇是相爱的,相聚是幸福的,但不得长久,落得个疾病缠身、形容枯槁的悲惨下场。它们所表现的这种情绪,是南朝乐府民歌的基调,是有典型意义的。《读曲歌》韵律节奏短促,不太整饬,与作者感情的激烈动荡与愁苦氛围十分协调。两首诗借来做双关的都是歌者当时当地常见的物事,这证明南朝乐府最初使用这种修辞手 法,都是即物抒情的。谢榛《四溟诗话》说是“指物借意”,十分确切。这种双关隐语的手法,使南朝民歌具有一种缠绵抒情、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