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越调】小桃红(昼长无事簿书闲) |
释义 | 【越调】小桃红(昼长无事簿书闲)绍兴于侯索赋 昼长无事簿书闲,未午衙先散。一郡居民二十万。报平安,秋粮夏税咄嗟儿办。执花纹象简,凭琴堂书案。日 日看青山。 【鉴赏】这首散曲是应所求题赠之作。于侯,身份不详,根据曲的内容应该为绍兴某地方官员。 前两句大意是:白天基本没什么事务办理,公文簿没有可记录的,还没到中午就放衙回家了。“簿书”即官署文书。“一郡居民”这三句是说郡内二十万居民都平安幸福,没有人报告坏消息,朝廷交办夏秋要收的粮食和税钱很快就收完了。“咄嗟儿办”即咄嗟立办,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马上就办到。这几句赞美于侯的理政能力。 最后三句意思是:在朝堂上手执刻有花纹的象牙笏板,退朝后弹琴读书,日日与青山相对而望。“象简”即朝笏,古代官员朝会时所执的手板,以记事备忘,质地因等级而不同,诸侯用象牙板。琴堂,《吕氏春秋》:“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于是称县官的官署为琴堂。此处用其本意,即指弹琴。“日日看青山”句化用李白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表示生活清简,在自然山水中寻找精神寄托。这三句称赞于侯优雅潇洒的从政风格和修身养性之道。 表面上看,此曲是对于侯的赞美,但联系元朝的社会现实和曲中的一些细节,发现曲子背后另有深意。元朝社会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民族压迫严重,赋税苛重,尤其是对汉人和南人的压迫和奴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绍兴属汉人、南人居住的地区,如曲中描绘那般的海晏河清、民生安乐,似不可信。另外,元政府还以税额增亏作为官吏升降的标准,而曲中说“秋粮夏税咄嗟儿办”,只有一种解释:于侯是一个酷吏,他用暴政迫使百姓就范。如此,前面“昼长无事”、“报平安”等的真实情况就是于侯根本不理政事,欺上瞒下,对上报喜不报忧,对下只管横征暴敛,不管百姓死活。百姓水深火热,而他却装腔作势、附庸风雅,以琴棋书画为摆设,以游山玩水为乐趣。试问置民众生计于何地? 即便如此,竟然还腆着脸皮向作者“索赋”,目的是为了借乔吉的才子大名为自己歌功颂德。 这一切,乔吉当然心知肚明,但他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江湖浪子,在人屋檐下,当然不能太过得罪于侯,于是不得不作曲奉送。但他在蒙元残暴统治的大背景下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安居乐业图。一切太过完美,自然令人生疑,其讽刺揭露之意不言而喻。乔吉能将这篇“陶写冷笑”之作写得如此迂回淡雅、不露痕迹,实在令人叫绝,不得不佩服他的功力和才气。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