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
释义 |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注释】 庙算:出征之前的战略筹划。 【赏析】 “庙算”是孙子提出的重要的战略思想之一。“庙”指祖庙,后来用以指朝廷。“算”指胜利的条件、取胜的把握。所谓“庙算”者,就是军队出征前的战略谋划。孔子认为: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意思是:未开战之前就预计到会取得胜利,是因为谋划周密,占据的胜利条件多;未开战就预计到不会胜利,是因为谋划不周密,占据的胜利条件少。 战争双方在进行军事行动前,不但要对己方的实力和优势了如指掌,还要掌握敌方的兵力和部署。尤其在敌强我弱时,“庙算”的作用尤为重要。谋划周密,取胜的条件充分,就能胜利;谋划不周密,取胜的条件不充分,就不能胜利。如果不做谋划,就一点取胜的希望也没有。交战双方,要想取得胜利,除了实力,更要依靠谋略。 汉朝初年,淮南王英布兴兵造反。汉高祖刘邦拟亲率大军平叛,问计于文武大臣,汝阳侯夏侯婴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薛公。 薛公十分肯定地说,这次平叛,必胜无疑。汉高祖问:“何以见得?” 薛公分析道,英布兴兵反汉,必然会预作准备,他有三种选择:一是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封地以待陛下,此是上策。如此布局,汉军奈何不了他。二是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成皋,断绝入关通路,此是中策。这样的话,谁胜谁负,听命于天。三是东取吴,西取下蔡,将重兵置于淮南,此是下策。 薛公认为,英布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目光短浅,料其必出此下策。届时汉军长驱直入,定能大获全胜。 公元前196年10月,刘邦亲率12万大军征讨英布。英布果然如薛公所料,在淮南部署重兵,结果大败。刘邦迅速平定了英布之乱。 今天,“庙算”制胜的思想,正广泛运用于国家、企业、军事斗争、外交、事业、项目运作等各个方面。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