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事物的秩序》
释义

《事物的秩序》

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法国Gallimard出版社,1966年出版。LesMotsetlesChoses,unearchéologiedesscienceshumaines(《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1970年纽约Pantheon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时,经福柯同意改为TheOrderofThings(《事物的秩序》),他还为英文版作序。
本书试图对人文知识及其变化进行考古学分析。通过这种分析,福柯发现,人是一件最近的、暂时的发明物;他宣布了“人之死”;这彻底更新了思想史。本书分为十章:宫娥,世界之景,表象,说,分类,交换,表象之限,劳动、生命和语言,人及其两面体,人文科学。作为考古现象学家,福柯在本书中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其文多姿多彩,其思犹如涌泉。这是福柯最得意的代表作。欧洲文化曾经是辉煌绝伦的,使人成为其认识客体,把人文科学变成一种反复使用的证明形式。而今的人学已超出了这一知识范围:进入实践和制度两大领域。不过,人从苏格拉底式的“更好地自识”中摆脱出来而人的概念也要加入以前的人文科学行列之时,精确科学的模式困扰着这两大领域。人学和“人”这一概念共同而各自的命运究竟是什么?福柯分析了它们的出现、相互联系和哲学基础。“人”出现在我们的知识里还是十分新近的事情。很久以来,“人”曾被误认为是一件珍藏品:它来源于知识内部(或文化模式之间或知识型之间)的突变。这种突变,正是福柯所研究和揭示的。他从17世纪的三大知识领域出发对这种突变进行探索,这三大知识领域是普通语法学、财富分析和博物学,其中,古典语言曾拥有能够表现物的秩序的特殊功能。19世纪初,语史学产生了,生物学与政治经济学也诞生了。万事万物不再服从表象规律而服从它们各自的变化规律。古典知识的统治地位失去了,却留下了一个空场,“人”就在这个空场上出现了———人们开始说话、生息和劳动,并成为可能知识的对象。在词与物的崭新关系中,“人”找到了它的诞生地。这里,关键问题不在于编写一部人文科学史,而在于对它们基础或模式的分析,对它们现时成为可能的思考,建立当代知识考古学(或欧洲文化考古学),还在于一种批判意识:既然将来的一切捉摸不定,今天的条件将再次改变,“人”在探寻新思想的可能性的同时,却已至风烛残年。
本书旨在运用考古学分析人学(人文科学———关于人的科学),重新估价人在人学中的地位。福柯着重分析了近代的生物学、政治经济学与语史学。生物学是心理学的基础、条件和模式;政治经济学是社会学的基础、条件和模式;语史学是文学和神话学的基础、条件和模式。福柯的研究,以近代知识为中心,上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下至20世纪的精神分析与人类学。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的知识取决于词—物间的相似性。词和物之间的相似性是指契合性、仿效性、类比性和交感性,即词同于物,书中所指即现实。可见,词与物混为一谈,都没有独立性,因此而产生的知识必不先进。认识就是猜测。
到了古典时代,词—物相似关系断裂,词—物间的代表性出现,相似性消失。从相似性到代表性的转变是西方文化史上的第一次大断裂(灾异)。代表性将词与物分开,使人类知识摆脱了词—物混同的时代。词—物代表性的出现是一次进步。代表性是古典时代知识得以建立的基础,是该时代话语体系的灵魂。词代表物,是对物的描述,词和物是统一的;词只是物的代表者或影子或概括,有了自身的理解,不是物本身,词和物又是相互区别的。如果我们不摆脱词—物的相似关系,建立它们的代表关系,就会将书中所言信以为真,被文字、语言或档案欺骗。福柯在本书中以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和委拉斯开兹笔下的“宫娥”为例分析了这种代表性。他认为,绘画相当于词,它只是代表、符号或艺术品,只是现实(物)的影子。绘画摆脱了外物的约束,绘画所代表的对象(公主、国王、王后、侍女……)离开了现实(物),也居于绘画之外。于是,绘画只保存绘画对象的影子,而不对对象的肉体负责。福柯进一步指出,这种代表性是有限的,用文字写成的话语档案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这是古典时代认识或知识的一般特征。这个时代的知识代表博物学、财富分析和普通语法学还不是精确科学,没能发现物的真理。它们的任务是描述和解释世界。具有代表性特征的语言只满足于这种简单的任务,无法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关于人的科学研究。
古典时代的知识留下了一些空白,即还没有创立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即还没有创立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进入近代,这几门学科诞生了,填补了这些空白。词—物从代表性中抽身出来,建立了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这是福柯所揭示的西方文化的第二次大断裂。词—物间意义联系的建立有助于科学地破解“物”(世界),特别是关于人的生命、劳动和语言三大经验。生命是生物学的对象,劳动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语言是语言学的对象。词—物间的意义联系即是词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词指称物、对象及关系。这样,词和物再次拥有实在性关系,词尽量有意义(即有所指),尽量与“世界”对应。词与物分开,又有所指,这表明它们不是像相似性那样浑然一团。人类思维有了进步。由于生命、劳动和语言成了科学话语的对象,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是人文科学的基础、条件和模式,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大大有助于对“人”的探讨,有助于人文科学的建立。“人”第一次有了成为科学话语的对象或主题,这说明,“人”虽已有十分漫长的生命史,但作为科学对象的“人”还是近代的创造物。“人”被提到科学日程的历史还十分短暂,至今不过两百年。这正是考古学的发现。福柯认为,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并不是严格的科学,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回答和研究。它们早已被载入历史,成为思想史的材料。传统思想史误将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当作知识、真理和思想形式。福柯试图运用知识考古学纠正传统思想史的错误,把历史学的文献归还给考古学的话语档案,历史学从现在起必须服务于考古学,这样,历史学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其结构被毁坏。通过对历史学的解构,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自然成了问题。西方文化内部存在着深刻的危机。
福柯发明了一个知识三面体,人文科学被置于这个三面体之外。此三面体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1)数学与物理学;2)生物学、政治经济学与语言学;3)关于前两个的方面的哲学思考。在知识考古学之下,人文科学是指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神话学。它们分别建立在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是有问题的。于是,人文科学也必然成问题,并且仅仅居于知识三面体的断裂处。这个断裂处就是人学的诞生地,“人”也在人学中找到了“家”。福柯的“知识三面体”既为人学找到了起源,又预示了其终结。他对人学的考古主要是对其基础进行考古,即落实到了对生物学(生命)、政治经济学(劳动)和语言学(语言)的考古。因此,生命、劳动和语言成了福柯的研究重点。文学和神话学向语言学借用语言的意义和系统概念,以探索其意义和系统;社会学向政治经济学借用劳动的斗争与规则,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和准则;心理学向生物学借用生命的功能与规范观念,以分析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的规律。人学被置于知识三面体之外,实际上,人学不具有科学性,很自然,它对人的研究是非科学的。关于人的科学定义当然没能建立起来。福柯还讨论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保留了弗氏的“无意识”概念。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刻基础,决定人的一切意识活动。无意识的终结意味着无意识主体———人的灭亡。这为福柯宣布“人之死”提供了依据或出处。社会人类学在当代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它也没能发现人的真正本质。哲学人类学也一直处于沉睡之中,不能科学地回答“什么是人?”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历史学并没有在生命、劳动和语言的历史性之中统一把握人的问题,反而将人分散在不同的领域。人没统一起来,反被弄得支离破碎。于是,人的整体形象没有树立起来。人的整体史没有建立起来,反而走到了自己的绝境。从这一点看,“人之死”是历史的产物。总而言之,人之死与人文科学直接相关。
和康德一样,福柯为“什么是人?”这一问题所困扰。他在最后的两章专门讨论这一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和古典时代的人都有严重问题。只是到了近代,当西方文化出现第二次大断裂时,人,作为生命—劳动—语言主体,随着这种断裂声而涌现出来,从而成为科学话语的对象。可见,“人不是人文知识最古老最恒久的问题。……我们的思想考古学容易证明,人是个近期的发明物。也许临近末日”。福柯认为,出现在知识断裂层的人具有三个面,由三个对偶物组成,这三个对偶物即“经验—先验”、“思—不思”及“起源之衰退—起源之复还”。
“经验—先验”问题。人是一个经验和先验构成的双重体。经验问题即是一个存在学问题。存在即生存。福柯关注的人的生存经验是生命、劳动与语言三大经验。这些经验是可知、可证明、可理解的对象。先验与经验相对立,是构成经验的先决条件之物。在古典时代,字词只是物的代表,物在字词之外,因此,字词和思想一样“空洞”、“无物”。近代知识虽和经验相结合,但经验是有限的,因此近代知识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经验可以填充古典知识的空(先验)。可见,近代知识是经验(实、有限性)和先验(空、无限性)相结合的产物,“人”在成为其对象的同时,也被先验(空)始终纠缠。人具有“有限性”即有“时间规定性”,这说明人必有一死。人是空的,这说明并没有真正充实起来,反而会无限地空。福柯指出,近代“人”是个“经验—先验的双重物”,既实又空,既有限又无限,是从知识型的断裂中诞生的畸形胎儿。生命周围有死神在作祟,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且并没有根本改善人的生存状况,语言论非所指。这一切都是人学的过失。
“思—不思”问题。人既思又不思。人的“不思”即“不知”,立于“思”人的“不思”即“不知”,立于“思”(知)的对面,这表明人类知识有自身的障碍或困难。福柯认为,“不思”总是与笛卡儿的“我思”相关。在笛卡儿那里,“不思”表明了经验认识的内在特性。在西方文化中,作为思与不思的人一直没把自己的形象塑造起来。福柯认为,笛卡儿和康德在“我思”问题上都陷入了二元论困境,现代的“我思”不同,除了“思”之外,还有“问”,对福柯来说,即是用知识考古学鉴定思想史文献,以更好地寻找“我思”和“我在”之间的真实关系。福柯从思想史转到了考古学。不再探讨真理,而研究存在;不再探讨人(“我”)的本质,而研究人(“我”)本身;不再探讨同人学对立的哲学还未建立的特征,而研究建立在人(“我”)不自知的基础上的经验哲学的复兴。福柯用考古学挖掘出来的有关人的三大经验———生命、劳动和语言,没有让人(“我”)永生,安全地居住在大地上。他在“我思”(人思)之外发现了“不思”。思不断地接近不思,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和意义。由思与不思构成的近代人也是个怪物。
“起源之衰退—起源之复还”问题。人的这一双重特征表明了自己的起源性和历史性。福柯在书中言:“不再是起源形成历史性,而是历史性在自己的网络里任意使起源的必然性清楚地显示出来,这一必然性对历史性来说,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对人而言,探索人的起源就是寻找人的历史性(归路或过去),但近代知识使人的起源性问题消失了。在考古学层面上,人的历史性已经在那儿,即历史先天性或实证性。人的起源与思的开端是一回事。人在生命的深处发现了自己的诞生地,在劳动中找到了最简单的存在形式,在语言中挖掘出了一些自己刻下的思想性痕迹,如旅游景点的“游客留名”。福柯断言,人的实际经验不是由起源构成的。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人与起源性无缘。人成了无源(无史)之“在者”。福柯认为,人已经在那儿,即人在生命、劳动和语言中,又被关于这三大经验的认识淹没。这种淹没使我们看不到起源,起源衰退了。衰退意味着使起源在将来得到复还。既然到过去(历史)中追“根”寻“源”总是失败,就把这一任务交给未来。未来却捉摸不定,可以无限期地推迟(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实际上是寻源的不可能性。源的复还也失败了。不论是寻“源”,还是复“源”,都以失败告终。
福柯最后干脆得出结论说:“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人已寿终正寝,犹如海市蜃楼。”(Onpeutbienparierquel’hommes’effacerait,comme4lalimitedelamerunvisagedesable.)人死了,即人在近代人文科学里被无情地开除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