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南宫烟景浓,平视中南峰。官闲似休沐,尽室来相从。
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树老欲连云,竹深疑入洞。
欢言交羽觞,列坐俨成行。歌吟不能去,待此明月光。
好逑蕴明识,内顾多惭色。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予婿信时英,谏垣金玉声。男儿才弱冠,射策幸成名。
偃放斯自足,翛然去营欲。散木固无堪,虚舟常任触。
大隐本吾心,喜君流好音。相期悬车岁,此地即中林。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唐朝诗人权德舆的作品。

【注释】: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厌:

(一)①压;覆压。《左传·昭公十三年》:“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弱:幼小。纽:指玉璧上的襻纽。)《荀子·强国》:“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黭yǎn然:突然。黭,通“奄”。)②压制;抑制。《战国策·秦策四》:“举左案齐,举右案魏,厌案万乘之国。”(案:抑制。)《汉书·翼奉传》:“东厌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③镇压。《宋书·索虏传》:“进可以厌捍凶寇,覆其巢窟。”(捍:抵御。)④特指用迷信的方法镇压妖邪,驱避灾祸。《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⑤堵塞。《荀子·修身》:“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渎dú:沟渠。)(二)yàn ①饱;饱足。后来写作“餍”。《史记·货殖列传》:“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原宪:人名。穷巷:偏僻狭窄的小巷。)《清波杂志》卷八:“每食数斤,犹未厌饫。”(饫yù:饱足。)②满足。《吕氏春秋·尊师》:“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聊斋志异·雨钱》:“(翁)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③服;信服。《汉书·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辄zhé:就。谳yàn:评议。)司马光《贺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断狱必求厌人心。”④合;符合。《国语·周语下》:“克厌帝心。”(克:能。)《新唐书·乔琳传》:“琳年高且聩,每进对失次,所言不厌帝旨。”(聩kuì:聋。失次:错乱。)⑤厌恶;嫌弃。《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犹:指吉凶。)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⑥美盛的样子。《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驿驿:禾苗生长的样子。达:生出地面。杰:指高大的禾苗。) (三)yǎn ①做恶梦。后来写作“魇(魘)”。《山海经 · 西山经》:“有鸟焉……名鵸䳜,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世说新语·假谲》:“虨乃诈厌,良久不悟,声气转急。”(虨:人名。)②闭藏;掩蔽。《庄子·齐物论》:“其厌也如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而月之魄常厌于日光。”(魄:月初升时的微光。) (四)yān 安;安定。《荀子·儒效》:“天下厌然犹一也。” (五)yì ①通“撎”。长揖。《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入门左,介厌众宾入。”(介:传宾主之言的人。)[厌浥]露水沾湿的样子。《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行háng:道路。)

梁:

①[名]桥。《诗经·大雅·大明》:“造舟为~。”②[名]鱼梁。形似桥的捕鱼小堤。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为鱼~。”③[名]屋梁。杜甫《江村》:“自来自去~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④[名]古代国名。在陕西韩城南面。《左传·僖公十九年》:“秦遂取~。”

鸿:

(一)①鸿鹄;即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孟子·告子上》:“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②鸿雁;大雁。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借指书信。许自昌《水浒记·感愤》:“望风怀想,引领临歧,喜接鸿鳞。”④大。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之二:“大小相维,鸿纤具备。”(维:连结。纤:细小。)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⑤洪水。《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禹、共工:皆上古人名。抑:遏止。辟:摒除。)⑥强盛。《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鸿。” (二)hòng [鸿蒙]浑沌未开之时。《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洞]空幻无边的样子。《淮南子·精神》:“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澒濛鸿洞,未知其门。”

贫:

①穷。与“富”相对。《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②匮乏;缺少。《文心雕龙·练字》:“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常:

①恒久不变的;固定的。《孙子·虚实》:“四时无常位。”(四时:四季。)《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准则或制度。《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国语·楚语上》:“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③指由习惯而形成的常规、惯例。《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④特指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记·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时。《晋书·何曾传》:“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经:治理。)⑦副词。经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⑧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⑨通“尝”。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tǎng)见(xiàn),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偶然。)

讥:

①非议;指责;批评。《谷梁传·文公十三年》:“有坏道也,讥不修也。”《庄子·在宥》:“善否相非,诞信相讥。”②讥讽;讥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孰能讥之乎?”《汉书·梅福传》:“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③进谏;规劝。《楚辞·天问》:“殷有惑妇何所讥?”④稽查;查问。《孟子·公孙丑上》:“关讥而不征。”(关:关卡。)苏轼《策问·农政》:“今民去南亩而游市井者,官不禁;载耒耜而适四方者,关不讥也。”

伯:

①古代指一方之长。《尚书·盘庚下》:“邦伯师长。”(师:众。)②泛指首领。《周礼·大宗伯》:“九命作伯。”(九命:官爵的最高一级。)③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三等。《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④排行第一的。《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⑤称父之兄。杜甫《醉歌行》:“汝伯何由发如漆?”⑥对父辈亲友或长者的尊称。《诗经·小雅·正月》:“将伯助予。”⑦称丈夫之兄(今读bǎi)。《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伯三个鼻子管,不曾捻着你的碗。”⑧通“霸(bà)”。春秋时代诸侯的盟主,即首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晋为伯。”又称霸。《韩非子·难四》:“桓公,五伯之上也。”⑨通“佰(bǎi)”。一百。晁错《论贵粟疏》:“亡(wú)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⑩通“陌(mò)”。田间小路。《汉书·食货志上》:“坏井田,开仟伯。”(井田:井字形方块田。仟:通“阡”。)[伯仲]1. 指排行的次序。兄弟之间。《礼记·檀弓上》:“五十以伯仲。”(五十岁就按排行的次序称呼。)2. 比喻二者不相上下。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宗:

①宗庙;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②祖先;祖宗。《汉书 · 宣帝纪赞》:“功光祖宗,业垂后嗣。”③宗族。同祖称宗。《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④本;主旨。《老子》:“言有宗,事有君。”⑤尊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⑥被别人尊奉的事或人。班固《离骚序》:“其文宏博丽雅,为辞赋宗。”《新唐书·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⑦派别。《元史·释老列传序》:“惟所谓白云宗、白莲宗者,亦或颇通奸利。”

直:

①直,与“曲”相对。《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②跟地面垂直的。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干:冲犯。)③竖,与横相对。《山海经·大荒北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郭璞注:“直目,从(zòng)目也。”(从:同“纵”。)④伸;挺直。《孟子·滕文公下》:“且夫枉尺直寻者,以利言也。”(枉:屈。寻:八尺为寻。)⑤行为正直。《商君书·修权》:“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⑥坦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狭中:心胸狭隘。)⑦面对;遇到。《汉书·甯成传》:“宁见乳虎,无直甯成之怒。”(乳虎:幼虎。)《汉书·义纵传》:“无直宁成之怒。”(宁成:人名。)⑧值班;侍卫。特指在殿堂中值班,侍奉君主。《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直殿中。”⑨价值。《史记·张汤传》:“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⑩工钱。《后汉书·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11)副词。1. 径直;一直。《汉书·陆贾传》:“(陈)平尝燕居深念,贾往,不请,直入坐。”(燕居:闲居。念:思。请:请见。)2.仅;只是。《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诗文 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释义

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诗句出处:《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是唐朝诗人权德舆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