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
释义 |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是乐山最著名的景观。《水经注》曰:乐山,“蜀王开明故治也”。秦灭蜀以来,相继沿用南安、嘉州、龙游、平羌等名,逾二千二百余年。清雍正十二年(1734),取城西南岷江对岸之“至乐山”之意改称“乐山”。其中“嘉州”之名沿用时间最长。 乐山北距成都164公里,盐米富庶,自然风光秀丽。峨眉山亦在其辖区内。宋邵博《清音亭记》称“天下山水之胜在蜀,蜀之胜在嘉州”,并非妄言。岑参、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到此均赞咏不绝。主要景点沿岷江两岸分布,有“世界第一石刻大佛”乐山大佛、凌云山、乌尤山、麻浩崖墓、平羌小三峡、三苏故里、郭沫若旧居等。
乐山大佛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又名凌云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头上发髻1021个,脚上可坐百余人,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凌云寺高僧海通于唐开元元年(713)始凿大佛,贞元十九年(803)竣工。原为彩绘金身,上覆13层重楼,先后名大像阁、天宁阁,明末圮毁。像右侧有凌云崖九曲栈道,沿崖迂回而下可达江边。 凌云山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古时每至夏汛,江流汇聚,“突怒哮吼,雷霆万里,萦激触崖”,常有舟覆人亡。海通决定在山前峭壁上开凿大佛像,既以佛力镇水,又使山石凌空坠江,积石江中以减缓水势。“善因可作,众力可集”。为修大佛,海通奔走募化,沤心沥血二十年,筹得一笔款项。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痛斥曰:“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朝廷以地方上缴的盐麻税充实造佛费用,又经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大力资助,佛像始竣工,前后历经90年,为我国盛唐时代造像的第一巨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相传凿大佛之前,海通曾在城西2里的石佛山能仁院内镌弥勒小像,然后据此造大佛。陆游曾记此事,并有诗云:“江干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斜阳徙倚空三叹,尝试成功自古无。”今能仁院与石像俱废。近年在仁寿县山中发现牛角寨大佛半身像,高约16米,与乐山大佛酷似,据专家考证为乐山大佛的试雕品。 大佛像凿成后,韦皋撰《嘉州凌云寺大像记》刻于寺左,详叙造像缘由及始末。今刻石犹存,但字迹可辨者仅十数字。近年又补书《大像记》于天王殿左侧。 近代弥勒佛均为大肚肥胖笑态,而乐山弥勒佛却慈祥端庄,保持了印度原貌。原来五代以后佛寺中皆以唐末布袋和尚的坦腹笑像塑造弥勒佛像。乐山大佛是盛唐作品,尚未发生此变化。 在乐山东200里有蜀中第二大佛——荣县大佛,位于荣县城南大佛寺内,始刻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历时七年,于元祐七年(1092)雕凿告竣。所刻大佛为一尊释迦牟尼像,依山凿成,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脚宽3.5米。其高度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是蜀中、也是全国的第二大佛。石刻佛祖坐南向北,头盘螺髻,足踏莲花,造型优美,体态雍容,线条流畅,雕刻精湛。但据《古今图书集成》等记载,此大佛为唐人所刻。清代增建重檐四层。南宋诗人陆游宦居荣州时曾在大佛啸台处载酒赋诗,留下诗词三十余首。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山境内还有许多人工凿成的方形洞穴墓,分布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沿岸的崖壁旁。初勘即有1万余个崖墓洞,可分为麻浩、柿子湾、尚坝等崖墓群。麻浩崖墓群尤为典型。麻浩崖墓位于凌云山麓的麻浩湾,属东汉崖墓,墓室由墓门、享堂、墓道和棺室组成,深达30米,最宽处约11米,最高处2.8米,宛若死者生前宅居。其题记、雕刻、画像多种多样,甚为精细。墓门刻有飞檐、瓦当、斗拱以及浮雕人像、虎、豹、羊;享堂壁上的浮雕像《车辇图》、《牧马图》、《宴乐图》、《荆轲刺秦王图》等被公认为汉代雕刻艺术的佳作。墓道口外门枋上,还有我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作品。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