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王锷散财货》 - 〔唐〕李肇
释义

《王锷散财货》 - 〔唐〕李肇

〔唐〕李肇

王锷累任大镇,财货积山。有旧客诫锷以积而能散之义。后数日,客复见锷。锷曰:“前所见教,诚如公言。已大散矣。”客曰:“请问其目。”锷曰:“诸男各与万贯,女婿各与千贯矣。”

——《唐国史补》

〔注释〕 累任大镇:指屡次为大镇节度使。 请问其目:请问其详。

王锷是唐朝中叶德宗时人。他出身行伍、凭着军功,终为宰相,史书有传。他生性极为吝啬贪鄙,凡经手的工程,虽琐屑碎事,亦必躬亲,以免水肥外人。每有宴享,他都把食余的饭菜卖掉,决不便宜下人。因为他善于开源节流,所以其钱遍天下,富有无比。对于这样一个富贵双全、在物质上什么也不会缺少的人,他只会缺少“德”、“义”。战国时代孟尝君的门客冯驩曾劝势炎熏天、富比国君的孟尝君“市义”。跟随王锷很久、深知其为人的旧客也许念及此义,便委婉地告诫他,对于金钱要“积而能散”。古人所谓“散财”,一般指把金钱散给贫困的人们。过了几天,客人再次见到王锷,锷很谦虚地说:“前日您所教诲的,十分正确,我已谨遵,把财散了。”读到这里人们以为王锷把钱财散给穷人了。于是,客人请其详言,王回答:“每个儿子各给万贯,每个女婿各给千贯。”原来如此!王的回答使读者“期望受挫”,但又十分符合王锷的本性,因此产生笑料。看来,王并没有从客人的告诫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对儿女未来的关切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但在如何爱护子女问题上,有见识者和短视者却有很大分歧。如《战国策·赵策》中所载的“触詟说赵太后”的故事就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原则,劝她要为子女创造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要只在金钱、地位上为儿女考虑,因为“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金钱、地位适足成为儿女的祸根。这是十分明智的看法。汉代太傅疏广年老主动要求致仕退休,皇帝、太子共赐金七十斤。他退居乡里后以此金钱与族人故旧宾客共享,相与娱乐。人们劝他用这些钱买些田宅基业,传给子孙。疏广回答说:“难道我老糊涂了,不顾念子孙吗?不是。我有旧田宅,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过与平民一样的生活。如果我再留给他们许多钱财基业,则足以使其懒惰,不思上进。”他还说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祖上遗留过多钱财,对于子孙未必是好事,纵观历史,确如疏广所言,但真正省悟的父母又有几人?直到今日,一些人还在为子孙作马牛,为儿女谋福利,为他们谋取地位金钱,而不是为他们创造建立功业的条件。因此,王锷散财的笑话还是应该令人深省的。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8: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