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呼和浩特召庙之最 |
释义 | 呼和浩特召庙之最大召在呼和浩特旧城,蒙语名“伊克召”(大庙的意思),为它是明代时的阿勒坦汗所建,所以又称“阿勒坦汗庙”。大召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明代建筑的大殿及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 藏汉结合式的建筑 大召是呼和浩特最早且最大的寺庙,为藏汉结合式建筑。平面布置分为东、中、西纵向三列,为典型的汉庙形式,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 东边一列俗称东仓,东北隅原为喇嘛印务处所在。西边一列,俗称西仓,有乃春庙、庙仓、喇嘛住房等。中间一列为寺庙主体部分。山门朝南,檐下高悬“九边第一泉”名匾。大殿是整座庙中唯一的藏汉结合式殿宇(其他为汉式),殿内的梁架结构仍保留着明代的原样。它由紧紧相连的经堂和佛堂组成。经堂前的东西阶下各有一尊空心铁狮,蹲坐在方形汉白玉石座上,翘首嘶吼,为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经堂为单檐歇山顶,外部围以藏式女儿墙,双层歇山顶的佛堂与之紧紧相连。佛堂正中端坐着三尊巨型银佛(如来、释迦牟尼、弥勒),称“三世佛”,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大召因此又称银佛寺。佛顶有“万人镜”,辉映殿堂;东西两侧为观音菩萨像。银佛左右为宗喀巴、达赖三世和达赖四世的铜像。此外,大殿内还存有一百零八部《甘珠尔经》(大藏经)及乐器、法器、供器等珍品。 阿勒坦汗与大召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明朝建立后蒙古又趋分裂,直至1473年鞑靼的巴图猛克即汗位,号称达延汗,平定诸部,重新统一了蒙古。1510年,达延汗将漠南蒙古分为左右两翼。阿勒坦汗是达延汗的孙子,分管其父(达延汗的三子)手下的一万户即土默特十二支,拥有十万骑兵,实力极强,成为右翼事实上的首领。后来他强迫蒙古大汗小王子授予他“索多汗”称号,所以也被称作汗。阿勒坦汗的功绩主要有三:促进蒙古地区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与交往;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兴建城镇、发展农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喇嘛教在蒙古族中的传播。阿勒坦汗与喇嘛教的接触始于十六世纪中叶三次西征甘肃、青海。隆庆六年(1572),他主动请求明政府派遣西藏喇嘛来传教。万历六年(1578),阿勒坦汗亲赴青海,与应邀前来的达赖三世会面,并许愿回去后用宝石金银装饰释迦牟尼佛像。万历八年(1580),阿勒坦汗在兴建归化城(即呼和浩特旧城)时,同时兴建一座召庙,明廷赐名“弘慈寺”,即今天的大召。阿勒坦汗大兴喇嘛教,无非是想借此控制各部领主,维持蒙古社会内部的安定。因为喇嘛教标榜消弭“血肉相残”,使“大众共享太平”。喇嘛教的传播,巩固了蒙古族封建主的统治地位,虽然大量人力财力耗费于佛事活动中,妨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但对巩固蒙古族的安定统一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万历十四年(1586),继承汗位的阿勒坦汗之子僧格杜陵汗邀请达赖三世来呼和浩特,为大召的银佛举行开光法会。从此以后,大召的影响和声誉日盛,成为当时呼和浩特最大的寺院。 “皇庙”位尊势盛 大召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显赫。1632年,后金皇太极战败蒙古最后一代大汗林丹汗,攻占呼和浩特,金兵在城中纵火,唯剩大召等庙宇未毁,皇太极就住在大召。清崇德五年(1640),皇太极又命新任命的土默特都统古禄格楚琥尔重修大召,改“弘慈寺”名为“无量寺”。顺治九年(1652),清世祖迎达赖五世赴北京,路过呼和浩特,即驻跸大召后面的五间楼。康熙年间寺院又装修一新,殿顶改换为琉璃瓦,还用黄金铸一“皇帝万岁”的牌位,特设“皇帝宝座”,供在银佛前。此后,大召便被尊为“皇庙”。清廷还规定,每年正月初一,绥远将军、土默特都统等文武官员都要到大召朝拜皇帝牌位,一直沿袭到清末。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廷在大召设喇嘛印务处,任命朋苏召的伊拉古克三活佛为呼和浩特掌印扎萨克大喇嘛,统辖呼和浩特十五大寺院,而且给予他直接向皇帝上奏章的特权。当时大召喇嘛定额为八十名,但实际人数远远超出。直到康熙三十七年(1698)小召的托音二世被委任为呼和浩特掌印扎萨克大喇嘛,大召的地位才趋于衰落,并逐渐被小召和席力图召庙所取代。即便如此,它仍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