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
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文章杳无底,劚掘谁能根。
梦灵仿佛到,对我方与论。拾月鲸口边,何我免为吞。
燕僧摆造化,万有随手奔。补缀杂霞衣,笑傲诸贵门。
将明文在身,亦尔道所存。朔雪凝别句,朔风飘征魂。
再期嵩少游,一访蓬萝村。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暄。
遥莺相应吟,晚听恐不繁。相思塞心胸,高逸难攀援。

《戏赠无本》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

【注释】:

北:

①方位名。北方。《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殷殷:忧伤的样子。)②军队战败退却;败逃。《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敌人假装逃跑,不能追赶。)

北岳:

指恒山。见“四岳”。

岳:

①高大的山。《说文》作“嶽”,古文隶变作“岳”。②对妻子的父母或伯、叔父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厌:

(一)①压;覆压。《左传·昭公十三年》:“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弱:幼小。纽:指玉璧上的襻纽。)《荀子·强国》:“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黭yǎn然:突然。黭,通“奄”。)②压制;抑制。《战国策·秦策四》:“举左案齐,举右案魏,厌案万乘之国。”(案:抑制。)《汉书·翼奉传》:“东厌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③镇压。《宋书·索虏传》:“进可以厌捍凶寇,覆其巢窟。”(捍:抵御。)④特指用迷信的方法镇压妖邪,驱避灾祸。《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⑤堵塞。《荀子·修身》:“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渎dú:沟渠。)(二)yàn ①饱;饱足。后来写作“餍”。《史记·货殖列传》:“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原宪:人名。穷巷:偏僻狭窄的小巷。)《清波杂志》卷八:“每食数斤,犹未厌饫。”(饫yù:饱足。)②满足。《吕氏春秋·尊师》:“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聊斋志异·雨钱》:“(翁)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③服;信服。《汉书·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辄zhé:就。谳yàn:评议。)司马光《贺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断狱必求厌人心。”④合;符合。《国语·周语下》:“克厌帝心。”(克:能。)《新唐书·乔琳传》:“琳年高且聩,每进对失次,所言不厌帝旨。”(聩kuì:聋。失次:错乱。)⑤厌恶;嫌弃。《诗经·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犹:指吉凶。)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⑥美盛的样子。《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驿驿:禾苗生长的样子。达:生出地面。杰:指高大的禾苗。) (三)yǎn ①做恶梦。后来写作“魇(魘)”。《山海经 · 西山经》:“有鸟焉……名鵸䳜,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世说新语·假谲》:“虨乃诈厌,良久不悟,声气转急。”(虨:人名。)②闭藏;掩蔽。《庄子·齐物论》:“其厌也如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而月之魄常厌于日光。”(魄:月初升时的微光。) (四)yān 安;安定。《荀子·儒效》:“天下厌然犹一也。” (五)yì ①通“撎”。长揖。《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入门左,介厌众宾入。”(介:传宾主之言的人。)[厌浥]露水沾湿的样子。《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行háng:道路。)

利:

①锋利;锐利。跟“钝”相对。《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韩非子·难一》:“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②言词锋利,会说话。王充《论衡》:“辩口利舌。”③顺利;吉利。《史记·项羽本纪》:“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马名。逝:跑。)④利益;好处。《左传·桓公六年》:“小国离,楚之利也。”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⑤有利。《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⑥利润;利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⑦物产;出产。晁错《论贵粟疏》:“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

杀:

(一)①杀死;弄死。《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柳宗元《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②消减;消除;灭除。柳宗元《时令论上》:“季夏行水杀草。”③草木枯败;枯死。《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④收束;收尾;结束。《晋书·卫瓘传》:“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⑤副词。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古诗十九首》之十四:“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二)shài ①降等。《孟子·尽心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富足。)②减省。《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③衰;衰微。《仪礼·士冠礼》:“德之杀也。”《吕氏春秋·长利》:“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④等差;等级。《礼记·中庸》:“亲亲之杀,贤贤之等,礼所生也。”(亲亲:亲其所当亲。) (三)sà 颜色暗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伤脾之色也,望之杀然黄。”

玄:

①幽远。《庄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远古君主治理天下,无为而治。)②深奥;玄妙。《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③天;天空。扬雄《甘泉赋》:“惟汉十世,将郊上玄。”④黑红色。《尚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⑤泛指黑色。《吕氏春秋·孟冬》:“衣墨衣,服儇玉。”

功:

①功劳;业绩。《战国策·赵策四》:“不及今令有功于国。”②成就;功效。《庄子· 天运》:“劳而无功。”《晋书·谢安传》:“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降龄:上天给予的寿龄。垂成:将成。)嵇康《养生论》:“田种一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③工作。《吕氏春秋·仲春》:“无作大事,以妨农功。”④功能。《荀子·天论》:“以全其天功。”⑤工程。葛洪《抱朴子·外篇·崇教》:“民力竭于功役,储蓄靡于不急,起土山以准嵩霍,决渠水以象九河。”(靡:浪费。嵩霍:二山名,被称为中岳与南岳。)⑥精善;坚固;精良。《管子·七法》:“有蓄积,则久而不匮;器械功,则伐而不费。”⑦通“攻”。治理。《水经注·巨洋水》:“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⑧丧服通称。《礼记·服问》:“绖服之绖,服其功衰。”

生:

①生长;长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活着;生存。《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③生命;性命。《韩非子·解老》:“禄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禄:俸禄。持:维持。)④产生;发生。《韩诗外传》卷五:“水渊深广,则龙鱼生之。”⑤生育;诞生。《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⑥生存的期间,指人的一生;一辈子。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⑦生活;生计。柳宗元《捕蛇者说》:“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⑧不熟的。1. 未煮或未煮熟的。《吕氏春秋·适音》:“大飨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2.未加工炼制的。《洛阳伽蓝记·城北》:“头后垂二尺生绢。”⑨读书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

微:

①隐蔽;藏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yì),其徒微之。”(缢:吊死。徒:部下。)②暗中;秘密地。《史记·张仪列传》:“使人微随张仪。”③微小。《吕氏春秋·荡兵》:“有巨有微而已矣。”④轻微。《庄子·养生主》:“动刀甚微。”⑤精妙;深奥。《晋书·葛洪传》:“析理入微。”⑥衰败;衰微。《战国策·赵策三》:“周贫且微。”《后汉书·逸民传论》:“汉室中微。”(中:中途。)⑦出身或地位低下;卑贱。《史记· 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⑧不是;没有。《史记·张丞相列传》:“(吕后)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⑨副词。1. 稍微;略微。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表示否定。相当于“不”。《颜氏家训·序致》:“虽读礼传,微爱属(zhǔ)文。”(属文:作文。)⑩古国名。1.殷代诸侯微子的封地。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2. 殷、周时西南夷诸国之一。在今四川省巴县。

微言:

①精微的言论。《后汉书·孝章帝纪》:“恐先师~~将遂废绝,非所以重稽古,求道真也。”②谓暗喻示意。《史记·魏其武安侯传》:“武安侯乃~~太后风上。”③谓暗中密谋。《吕氏春秋·精喻》:“人可与~~乎?”

言:

①说话。《诗经 ·卫风·氓》:“载笑载言。”(载:助词。)②议论;谈论。《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③言语;言论。《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稽:根据。)④表达;宣说。《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永:同“咏”。唱。)⑤誓言;约言。屈原《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⑥一字称一言。王勃《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⑦一句称一言。《论语·为政》:“《诗经》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⑧助词。无义。《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


诗文 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
释义

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

“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诗句出处:《戏赠无本》;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