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三闾祠》 - 清·查慎行 |
释义 | 《三闾祠》 - 清·查慎行[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这首诗是诗人于康熙十九年(1680)途经湖南凭吊屈原祠而作。 屈原曾官三闾大夫,祠在今湖南汩罗县。 屈原生活在“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为楚国人。早年,曾受楚怀王信任,作过仅次于令尹(相当于宰相)的左徒,时常和楚怀王商量国家大事。后遭谗去职。怀王末年,因为军事上和外交上的接连失败,曾经把屈原召回,但一直没有重用他。顷襄王即位后,屈原又被陷害,流放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一度对统一祖国南方作过贡献,地广人众的楚国,就这样变得一蹶不振。屈原感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经破灭,祖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便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他死后五十多年,楚国也就被秦国灭亡了。《三闾祠》诗中所写,包含着这些基本内容。 屈原的一生就是悲剧。从官场的倾轧上看,这位爱国诗人所以落得蒙冤沉江的悲惨结局,就因为他有“才”。“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两句诗饶有哲理。屈原“正道直行”,他“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致使屈原忠不被用,贤不为重。屈原在《离骚》中悲呼:“国无人莫我知兮’,可见其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屈原的不遇于世,是因为庸人的妒忌,“未有”二字,是由此而引发,告诉人们这又是古今同慨之事。妒才的人固然是庸人,反过来讲,不被人妒的也是个庸人,这种因果关系的现象常见于不能延揽贤能,重用人才,相反的却是误用庸人,压制人才的典型环境之中。如果屈原放弃了他的政治理想,与“庸人”同流合污,那他怎么会遭到致命的打击呢?问题是在于屈原品德高尚,他要作凌霜斗雪的长松,不愿作经不起风吹寒袭的桃李,即使在逆境中他也保持着自己志不可摧的人格。如此看来,他的被庸人忌才就难以避免了。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的社会里,他是多么需要有人能理解他啊,可是君王昏庸,奸佞横行,其志洁行廉不为当世所容,令他陷入了“举世无知己”的境地。这里又说明了“相知”对贤才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三闾祠》这首诗,一开头就写了古祠的荒凉寂莫,流露着诗人的万千感慨,接着抒发“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的万般感受,凝聚着诗人的哲理认识。屈原由于昏君奸臣的弄权使他委身沼泽。“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指庸人忌才的结果导致了楚国的灭亡,后代居住楚地的人们每年在屈原自投汩罗江的这一天,都要到古祠来崇祀。楚国灭亡在屈原死后,但屈原生前秦兵即攻破楚国郢都,他作有《哀郢》,发出了“亡国恨”的悲吟。“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这结末两句诗,指湘水、沅水的兰、芷芳草,年年青翠碧绿,人们看到它就像看到了高洁的屈原,呼唤着屈原心魂的复归,说明世世代代的人都怀念着屈原。 全诗通过屈原因有才而被妒,因妒而被贬,因贬而“无知己”,因“无知己”而抑郁离世,因抑郁离世而被后人同情,层层写来,激起人们作“未有庸人不忌才”的哲理深思,很富于启示。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