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释义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

————(《解老》)

鉴 赏

礼是内心情感的描绘,文采是内在本质的修饰。君子采纳情感而舍弃描绘,喜欢本质而厌恶修饰。依靠描绘来阐明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不好的;依靠修饰来阐明的本质,这种本质是糟糕的。就比如和氏璧,不用五彩修饰,但它依然价值连城,这是因为它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是不足以修饰它的。情感是本质,而礼只是体现内心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各种义的有条理的表现,是用来规定君臣、父子之间关系的;情感才是内质的,是真正宝贵的东西,过分重礼其实是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战国时代,自商周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诸子百家并起,一时之间,百家争鸣。法家思想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制思想。韩非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范畴。儒家思想认为理想的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要符合相应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作为一种典章制度,礼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在封建社会,礼调整社会关系,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可以构成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非并不认同儒家过于推崇“礼”的观点。他从文质关系来说明“礼”的本质,认为“礼”只是情感的形式;如果过分重视文采形式的修饰,反而掩盖了事物精彩的本质。所以他说:“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这正体现了韩非的一种返璞归真、追求本质与真实的质朴的思想观念,这是先秦法家思想的一大特点。

虽然如此,但韩非却并不对于礼全盘否定。作为一个思想质朴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反对的是儒家空洞的没有成效的道德说教和繁文缛节。韩非子主张加强法治教育,彰明法令,使法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但“礼”则主要是一种道德舆论的力量:“誉辅其赏,悔随其罚。”即用道德的力量来辅导法治,促进法治的施行。

礼为情貌,文为质饰。以外在的描绘来论情感,以形式的修饰来论本质,都是没有分清本质和现象的关系。韩非子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即使是今天,也依然有一定的意义,说明我们在实践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可混淆现象与本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得到正确的认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