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诗经·常棣 |
释义 | 诗经·常棣
(余冠英译) 【注】 这是在家庭宴会上歌唱兄弟友爱的诗。诗八章,可分五段。第一段即首章,以常棣之花比兴,歌颂兄弟感情的亲密、美好、崇高。常棣之花光辉灿然,常棣之花花萼相依,常棣之花相生相聚,这些形象都能引起人们的联想,而常棣树又本是常见的,也见出手足之情的自然、显见,这样,“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意思就自然地表达出来而且易于让人理解了。下面三章列举三种情况下兄弟的友爱:对待死亡威胁时,兄弟彼此间是那么关心,不顾生死地访求; 遇到灾难时,兄弟是义无反顾地急救; 面临外侮,兄弟是同心协力抵抗。这里是选择典型情境、常人难能的情事来表现兄弟感情,并以 “良朋”的态度来对比,见出兄弟之情的深厚、精纯,发自深衷,出自天然。当然,兄弟间也难免有点口角,但那是无根本利害的冲突,外侮当前,就立即一致对外。一面是 “阋于墙”,一面是 “外御其务”,情绪、 行为的转变是在频刻间, 这里没有过渡词句, 见得兄弟们没有片刻犹疑、半点考虑,“天伦”之情来得多么自然。这个情境提炼得更为典型。这三章是承接第一段的“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行交至此,这个道理就表达得很透彻了。上面是第二段。第五章自成一段: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上面写的是 “难”时,这里写的是 “平”时。难时兄弟互相救援,友朋徒作壁上观,而平时的对待适得其反,见出悖谬。这情况虽则悖谬,实则也是常见的世相,诗人将这一般人习以为常、恬不为怪的现象用几句精炼的语言将其揭示出来,并且放在“丧乱既平”的背景上,这就发人深思、促人警醒了。在兄弟友爱的歌唱中加入这一章,似觉不和谐,其实这是从反面告诫人们要珍视手足之情,莫要 “好了疮疤忘了疼”,使诗的主题更加鲜明,而且更能起到补救世俗人心的作用。 第五章承上转下,第六章、第七章为第四段,直接写兄弟在家宴上的欢乐。宴席上陈列了那么多的食品,大家吃喝得是那么开心。宴会上还有妻子,夫妻的感情也是那么融洽,这就更衬托了兄弟感情的亲密无间。在诗人看来兄弟之情比夫妇之情更高,就象《谷风》所说的: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新婚的甜蜜也不超过兄弟的感情。这两章反复赞美兄弟聚会的和乐,意在说明: 兄弟和睦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帑乐。于是诗人卒章而显志,告诫人们要记住这个道理,并真正在行动上能够做到。 中国古代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十分重视兄弟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就是宣传这种伦理观,并且在后代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棣”、“常棣”、“棣华”、“脊令”成了兄弟的代名词,“棣萼”、“花萼”常用来比喻兄弟友爱,兄弟同举进士被称为“棣萼榜”,兄弟诗文合集被命名为《花萼集》,唐玄宗为了表示弟兄亲善还建了“花萼相辉之楼”。对这首诗的思想观念,应当历史地对待,我们当然不同意作者对兄弟之情的不适当地夸大及无原则地强调,但对处置好兄弟关系乃至家庭关系,是并无异议的。在中国现代家庭中,兄弟仍是其中重要成员,或是重要的“社会关系”,当然要妥善处之的。 这首诗虽近乎“宣传品”,说理的成分很重,但也不失文学的意味。首先,说理是富于感情的,那些话是从内心深处说出的,正是钟惺所说:“说得委曲深至,要哭要笑只是一个真” (《诗经直解》引) 。这种挟情韵以行的说理是易于打动人的。其次,使用了一些加强形象性、生动性的艺术手法,如比兴、对比、映衬等,有些情境的提炼也较典型。至于音节的谐调,章法的组织,都较便于歌唱,因此它是一首兄弟友爱之歌,而不是一篇说教文。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