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羽无三子索 泉有二马争
释义

羽无三子索 泉有二马争

关索岭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北面,临关索镇东街口、灞陵河西岸。山势连绵起伏,南北横绝,长50余公里,高1000米以上。相传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南征,关羽第三子关索曾率兵驻此,关索岭由此得名。
按陈寿《三国志》,关羽有二子:关平、关兴,未有关索。何以有关索之说,有几种解释。有人认为关索岭“上设重关,挂索以引行人,故名‘关索’,土人讹以为神名,祀之”;有人认为关索岭即“关锁岭”之讹;有人认为古来“帅”与“率”通,渡泸江之役关兴也实从,当时以关帅呼之,以帅为率,贵州方言有读“率”为“索”音,后遂讹为关索。但在关索岭上,仍处处有关索的遗址。主峰“太子阁”海拔1237米,山上曾建“太子阁”以祀关索,主峰也因其名。岭上石拱城门楼右边有关帝庙遗址,中间神龛原为关索塑像,后改塑关羽,两旁塑周仓、关平。附近有一隘口,名“鸡公背”,因隘口南侧一山脊形似鸡公之背而得名,传说关索在此扎过营。
关索岭上最有名的关索遗址为东半山的“马跑泉”。传说当年关索率军南征至此,饥渴难耐,其马用蹄刨地,出水成泉,因名“马跑泉”。旁边有“刀靶井”,传说关索见马刨地出水,感叹道:“马能刨水,人不如马乎?”忿而用刀触地,也出水,故名“刀靶井”。
然而,此泉人们又传说为清时布依族起义英雄德者的马所刨,且附近还有相传为此马所化的石头。当年德者率起义军渡盘江,被官兵阻击,折回关索岭。他们走得又饥又渴,可是找遍四野,也没有一口水井。这时候,只见德者骑的飞龙马长嘶一声,蹄子猛地一刨,刨出一个深坑,清泉涌出,成了一口水井。大家喝了这口井的水,又有了精神,与追上来的官兵大打一场。忽然,飞龙马被乱箭射中,跌倒在地,敌军围拢过来想捉活的。飞龙马突然说起话来,要德者砍下它的头。德者为了不让宝马落入敌手,只得含泪砍下马头。马头一落地,马脖子里突然冒出一股黑烟,迷住了官兵的眼睛,德者和起义军士兵依仗熟悉地势,乘机逃脱。断头马变成大青石,马头也变成石头,石面上据说还看得见刀印呢!
关索岭上还有其他胜迹与传说。当年有一“哑泉”,相传人马喝了此泉之水都会变哑,《徐霞客游记》中曾有记载。对于这个哑泉,人们先是“立石以戒行者”,后来干脆用石板封住,因此留下一个谜。山里灞陵河上有一座长10丈、宽2丈的大石桥,桥两头各有一株大榕树,树根从石隙中长出,“而桥面之石未尝稍裂,亦未尝增高。根与石胶固,树与桥互倚,转若相得益彰”。相传,当年一个风雨天,一位州官来到灞陵桥,看到两棵树正在风雨中飘摇,担心树动会引起桥动,准备叫人砍掉这两棵树。忽然,桥头出现一位老人,说“这两棵树有灵性,动它不得”,说完即不见了。州官惊愕不已,下令停止砍树。清末《永宁州志》记载了这个传说后评论说“五行,金木水火悉不离土。木克于金。石,金类也,木之所相克者也。乃双树不根于土而根于石”,实为天地间一怪事。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