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诗句出处:《浣溪沙四首》;是元朝诗人蔡松年的作品。
寿骨云门白玉山。山光千丈落毫端。姓名先挂烂银盘。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功成却恐退身难。
天上仙人亦读书。风麟形相不枯。十年傲雪气凌虚。谁道邺侯功业晚,莫教文举酒樽疏。他年玉颊秀芙蕖。
溪雨空蒙洒面凉。暮春初见柳梢黄。绿阴空忆送春忙。芍药弄香红扑暖,酴趁雪翠绡长。梦为蝴蝶亦还乡。
以上蔡松年作品《浣溪沙》共4首
【注释】:
诗文 | 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 | |
释义 | 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诗句出处:《浣溪沙四首》;是元朝诗人蔡松年的作品。 月下仙衣立玉山。雾云窗户未曾开。沈香诗思夜犹寒。闲却春风千丈秀,只携玉蕊一枝还。夜香初到锦班残。 | 寿骨云门白玉山。山光千丈落毫端。姓名先挂烂银盘。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功成却恐退身难。 天上仙人亦读书。风麟形相不枯。十年傲雪气凌虚。谁道邺侯功业晚,莫教文举酒樽疏。他年玉颊秀芙蕖。 溪雨空蒙洒面凉。暮春初见柳梢黄。绿阴空忆送春忙。芍药弄香红扑暖,酴趁雪翠绡长。梦为蝴蝶亦还乡。 以上蔡松年作品《浣溪沙》共4首 【注释】: 编:①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或脱简,或脱编。”②按照一定的条理组织,或按照顺序排列。《汉书·东方朔传》:“目若悬珠,齿若编贝。”(贝:贝壳。)③编结;交织。《晋书·孙登传》:“夏则编草为裳。”④成本的书或书的一部分。卢照邻《乐府杂诗序》:“访遗编于四海。”⑤用作书的量词。《史记·留侯世家》:“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⑥编写;创作。《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简:①战国至魏晋时代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汉书·艺文志》:“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闻大(tài)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大:同“太”。)②书信。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③简单;简略。《晋书·乐广传》:“王衍自言:‘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简至:简约周到。)《庄子·人间世》:“其始作为简,其将毕也必巨。”张居正《赠荆门守黄君升开封贰守序》:“闲僻之地,事简而虑优。”(优:富余。)④简化。陆机《吊魏武帝文》:“信简礼而薄葬。”⑤放荡;怠慢。《韩非子·亡征》:“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南史·王球传》:“球简贵势,不交游,筵席虚静,门无异客。”⑥检阅;检查。《左传· 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三国志·吴书· 吕蒙传》:“及简日,陈列赫然。”《汉书·冯奉世传》:“守战之备,久废不简。”⑦选择。张居正《贺少宰镇山朱公重膺殊恩序》:“会少司空缺,简公寄之。”诸葛亮《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⑧质朴;平易。《后汉书·魏霸传》:“以简朴宽恕为政。”馨:①散布很远的香气。《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②流传久远的道德或名声。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香;芳香。《楚辞·九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馨香]1.远播的香气。《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2.指作祭品用的黍稷。《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晋、虞:春秋时二国名。)3.比喻流传后世的好名声。惜秋、旅生《维新梦》:“男儿抱热血,君子不偷生,光彩留今史,馨香贻后人。”[宁馨]这样。《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何物:什么;哪一个。妪;妇女。)后人以字面义称好孩子为“宁馨儿”。胡仲弓《为续芸赋诗》:“芸居老衣钵,付与宁馨儿。”馨香:①芬芳的香气。李白《古风》:“秀色空绝世,~~谁为传。”②丰美的祭品。《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神其吐之乎?”③香美,甘甜。潘岳《藉田赋》:“黍稷~~。”香:①气味芳美。与“臭”相对。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②香美;香甜。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杏子粥香如冷饧(xíng)。”(饧:糖稀。)③香料。李清照《风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细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张老上了香,磕了头。”⑤对人和事物的美称。李嘉祐《广陵送林宰》:“清政过前哲,香名达至尊。”(前哲:前贤。至尊:天子。)⑥指与女性有关的事物。也代指少女。李清照《永遇乐》:“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三: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万:[万俟(qí)]复姓。卷:(一)把东西向里弯转或向外翻转。后作“捲”(今简化为“卷”)。古乐府《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漫:随便。)《淮南子·兵略》:“鼓不振尘,旗不解卷。” (二)quán ①弯曲;拳曲。《诗经·小雅·都人士》:“卷发如虿(chài)。”(发:头发。虿:蝎子。)《庄子·逍遥游》:“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②通“拳”。亲切的样子。《礼记·檀弓下》:“执女手之卷然。”(然:……的样子。) (三)juàn ①书籍或字画的卷轴。泛指书画、书籍。《论衡·商虫》:“书卷不舒有虫。”陶潜《与子俨等书》:“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南齐书·江泌传》:“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升屋:登上屋顶。)②量词。古代书籍、文书等以一个卷轴为一卷。古乐府《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书:军中文书。)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未:①十二地支之一。《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②十二时辰之一,即午后一时至三时。③十二生肖属羊。④副词。1.表示否定。a.相当于“不”。《诗经·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b.相当于“没有”、“不曾”。《诗经 · 召南·草虫》:“未见君子,我心伤悲。”2.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否”。《后汉书·刘表传》:“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应:(一)yīng ①当;应当。《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重则本非应死之罪。”(重:指刑法重。)苏轼《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②古国名。相传为周武王之子的封国,故址在今河南鲁山县东。 (二)yìng ①受;接受。王充《论衡·语增》:“周流应聘。”(周流:周游。)②答应;回答。《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③允许;同意。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④适合;合于。《荀子· 天论》:“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⑤应和。《史记·陈涉世家》:“杀之以应陈涉。”苏轼《后赤壁赋》:“山鸣谷应,风起云涌。”⑥对付;处置。《三国志· 魏志·钟繇传》:“得所送马,甚应其急。”⑦应验;证实。《后汉书·郭玉传》:“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⑧小鼓。《诗经·周颂·有瞽》:“应田县鼓。”(田:大鼓。县:悬挂。)造:①至;到……去。《战国策·宋策》:“造大国之城下。”②达到某种境界。《诗经·大雅·思齐》:“小子有造。”③培养。叶适《宏词》:“自熙宁之以经术造士也,固患天下之习为词赋之浮华而不适于实用。”④参与诉讼的双方。《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⑤制作。《诗经·郑风·缁衣》:“敝,予又改造兮。”⑥编撰;著述。《后汉书·王充传》:“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yí)神自守。”(颐:养。)物:①杂毛牛。《诗经·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②客观存在的物体。《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③特指物产。《晋书·顾荣传》:“故国安物阜,以义成俗。”(阜:丰富。)④与“我”相对的物和人;众人。《水经注·洛水》:“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之”。江淹《杂体诗·杂述》:“物我俱忘怀。”⑤指外界环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⑥辨识,察看。《周礼·地官·艸人》:“则物其地,图而授之。”[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南史·谢灵运传附谢几卿》:“二人意相得……不屑物议。”放:①驱逐;流放。《左传·庄公六年》:“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宁跪于秦。”(黔牟、宁跪:皆人名。)《尚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②免去;解脱;逃逸。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二》:“开封府十七县皆以岁旱放税。”《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③放弃;弃置。《汉书·哀帝纪》:“郑声淫而乱乐,圣王所放。”④放纵;放任。《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⑤发出。白居易《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梦得:刘禹锡字。)又发遣。何景明《胡人猎图歌》:“呼鹰放犬无不为,数骑弯弓竞驰突。”⑥指花开放。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江南红梅已放春。”⑦发放;从上往下传达命令。《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经都省复奏或改授者,自都省奏准月日放支。”(都省:宰相官职的称呼。支:支付。)又指借钱与人以取利息。《北齐书·陈元康传》:“放责(zhài)交易,遍于州郡。”(责:同“债”。)⑧放下;搁置。《南史·元凶刘劭传》:“王罗汉昏酣作妓,闻官军已度,惊放仗归降。”⑨通“仿”。仿效;模拟。《汉书·贡禹传》:“臣愚以为尽如太古难,宜少放古以自节焉。”(少:稍。)君:①君主。《岳阳楼记》:“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大:伟大。)②封号。《战国策·燕策二》:“乐毅奔赵,赵封以望诺君。”《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史记·信陵君列传》:“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③对人的尊称。《战国策·齐策一》:“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地名。)特指妻妾称夫,子孙称父祖辈。王勃《滕王阁序》:“家君作宰。”(宰:指县令。)[君子]与“小人”相对。1.指在高位的人。《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野人:百姓。)2.指有道德的人。《论语·述而》:“圣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斯可矣:这就可以了。)闲:① 养马的圈。《周礼· 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有:又。)②一定的范围。《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③防止。《周易·文言》:“闲邪有其诚。”④清闲;空闲。李绅《惘农》之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⑤安静。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轩:窗。)⑥通“娴。”1. 熟练;熟习。李白《豫章行》:“斩虏素不闲。”(虏:指敌人。)2. 文雅;闲静。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