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二、荀子 |
释义 | 二、荀子荀子名况,赵国人。世又称为荀卿或孙卿。年辈后于孟子。曾历游燕、齐、秦、楚诸国。至齐,三为祭酒,仕楚,为兰陵令。晚废,家于兰陵,著书数万言。今存《荀子》三十二篇。 荀子认为人性恶,同孟子人性善的说法形成尖锐的对立。荀子的学识在并世诸子中最称广博。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和逻辑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且有很多精辟的见解。有人见法家韩非、李斯是他的弟子,他的观点又和孟子有很多的不同,因而断言他是法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他的思想尽管反映若干时代特点,但从主导方面说,他仍然是以六艺为法,以孔子为师,向往三代,所以,他肯定是儒家不是法家。以下就组成荀子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具体地加以论述。 1.性恶论 人性恶是荀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①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同孟子的看法恰恰相反,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孟子从氏族社会那种自然长成的结构看问题,看到亲亲、敬长是人的良知、良能,从而得出人性善的结论。而荀子则不然。荀子是从阶级社会人们都努力保护或攫取私有财产的角度看问题,因而把争夺、残贼看成是人的本性,从而得出人性恶的结论。二人的看法从表面上看,尽管如水火不相容,从本质上说,都是抽象地看人性,都是只抓住一些表面现象去看人性,因而都没有解决人性的问题。 2.政治思想 荀子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历史。他说:“古今一度也,类不悖,虽久同理。”①因此,他有“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②的主张。有人把荀子法后王同孟子法先王的对立看成是法家同儒家的对立,这是从字面上看问题,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其实,荀子的法后王跟孟子的法先王,在大的范围内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点,可从荀子的下列言论中得到说明。 荀子在《不苟篇》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这两句话同他的“古今一也”的观点是一致的。即他认为后王同百王的关系,只不过是今日同天地始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既然是一样,为什么他要法后王呢? 唯一的原因,在于后王之迹是“粲然”的。荀子在《非相篇》说:“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曰:(曰上原有故字,兹据王念孙校删)文久而息,节族久而绝,守法数之有司极而褫(极下原有礼字,兹据俞樾校删)。故曰,欲观先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这段话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这里所说的“后王”,自其“迹”或“道”来说,同他所说的“圣王有百”以及“先王”等是一样的,并没有对立的意义。荀子所以主张法后王,是由于后王在时间上距离近。如“文”,它不是“久而息”,如“节族”,它不是“久而绝”,而是踪迹“粲然”,即它是明明白白的,既完整又具体,最易于效法。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说:“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在荀子的眼里,“三代”和“后王”具有同一的内容。所以,把荀子的法后王跟孟子的法先王看成是儒、法两家观点上的不同,是不对的。 荀子在《王制篇》说:“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 又在《王霸篇》说:“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 从上述两段文字来看,荀子的这个政治设计,完全是奴隶社会的那一套,没有任何新的进步的东西。有人说他是法家,岂有法家主张“复古”,主张“分田而耕”、“分土而守”的事情? 不仅如此,荀子在政治上还主张“人治”,反对“法治”。他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① 又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② 荀子的这个观点,同法家韩非“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和“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③的观点,很明显是不相容的。 3.经济思想 荀子在经济上强烈地反对平均主义。他说:“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夫有余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天下之公患,乱伤之也。”④ 荀子既然认为天下之公患不是“不足”,而是“乱伤之”,那么,怎样防乱呢?他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⑤ 荀子认为“有分”能防乱。“有分”的具体办法在制礼,即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①又说:“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② 荀子就是用这套理论来反对墨子的。 他说:“我以墨子之非乐也,则使天下乱;墨子之节用也,则使天下贫。非将堕之也,说不免焉。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蹙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若是则瘠,瘠则不足欲,不足欲则赏不行。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少人徒,省官职,上功劳苦,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若是则不威,不威则罚不行。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贤者不可得而进也,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则能不能不可得而官也。若是则万物失宜,事变失应,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烧若焦。墨子虽为之衣褐带索。𪢙菽饮水,恶能足之乎?”③ 在阶级社会,反对平均主义,这一点是应当肯定的。但从本质上说,荀子的经济思想同他的政治思想一样,他的立场都是站在奴隶主阶级一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不能说有什么进步意义。 4.军事思想 荀子的军事思想集中地表现在《议兵》一篇。在这篇的言论里有四点值得特殊注意。 一、“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二、为将慎行“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五无圹”。 六术: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 五权: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 五无圹: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 三、王者之军制: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 四、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上述四点,是荀子军事思想的精华。 生在战国时期,居然能认识到“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兵要在乎善附民”,即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件事很不简单,说明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第二点所谈的,都是军事上至关重要的问题。 “六术”是为将纲领性的守则。简明扼要,可抵一部几千言的兵书。具体说,一术是谈号令;二术是谈赏罚;三术是谈宿营;四术是谈行军;五术是谈侦察;六术是谈作战。殊不似书生语,很像一个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所作的总结。 “五权”的前四权指出在几种场合都要避免片面性。最后一权则谆谆叮嘱遇事总要深思熟虑,不要吝惜金钱。 “三至”是说为将的天职在于求得军事上的胜利。虽蒙受杀身之祸,也不能使战争失败。 “敬五圹”反映荀子深知“兵,凶器;战,危事”,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对待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求十分谨慎,力戒疏忽大意。 第三点是说纪律严明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第四点,“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这两句话是在“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等一系列的经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总结。这个总结非常宝贵。秦始皇统一中国,十四载而亡,其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处理这个问题。汉高祖骂陆贾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①陆贾的观点同荀子的观点完全一致,而荀子提出这个观点比陆贾早半个世纪,尤为可贵。 5.哲学思想 荀子的历史观肯定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例如,他反对“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的观点,而认为“古今一度也,类不悖,虽久同理”②就是证明。但他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则具有极为鲜明和相当丰富的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 荀子的唯物论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天论》一篇里。《天论》的全篇大意在明天人之分。荀子认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人有常体。人世间的一切贫富、存亡、吉凶、祸福都决定于人自己,而与天无关。人应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星坠木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真正可畏的倒是人袄。 最后归结到礼义上,他说:“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特别是他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个“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产生在战国时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这里已孕育着人类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这种正确思想的萌芽。 荀子的《解蔽篇》主要谈的是认识论,但在这里辩证法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 《解蔽篇》的全篇要义是想解决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问题。他开头第一句就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蔽”是蒙蔽,“一曲”是局部,“暗”是不认识,“大理”是全面的正确的道理。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人在认识上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常被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所蒙蔽,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 以下,他举出十种片面性,说:“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 接着,提出他自己认为能消除片面性的办法。 他把客观真理叫做“道”,把认识客观真理的器官叫做“心”,即大脑。大脑怎样才能认识客观真理呢?他提出一个“虚壹而静”的办法。 以下,他解释说:“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两原作满,兹依杨倞说改),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裹矣。” 荀子的这段话讲出了他的认识论的全部内容。荀子的这个思想和道家老、庄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荀子把“虚壹而静”的功效形容得神乎其神,简直是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至人之用心若镜”①学说的翻版。不同的地方在于荀子是在承认了有“臧”、有“两”、有“动”的前提下提出虚壹而静的,而老、庄不是这样。老、庄的虚壹而静是取消了“臧”、“两”、“动”而后达到的。例如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②这不是取消了“臧”、“两”、“动”而后达到“虚壹而静”吗?荀子思想和老、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证明荀子思想是吸取了道家的思想。荀子思想和老、庄思想有不同的地方,证明荀子不是简单地吸取了老、庄的思想,而是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把唯心论的认识论改造成唯物论的认识论。 当然,荀子还没有彻底地解决认识论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解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他不了解认识是由感性阶段开始,然后上升到理性阶段,不了解认识不能一次完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点对于荀子来说,是不认识,也不可能认识的。 6.逻辑思想 《正名篇》是荀子谈逻辑的专门著作。战国百家争鸣,各家为了求得能在辩论中获胜,无不重视逻辑。名家专门以名(即逻辑)名家,不必说了,其他各家也都有自己的逻辑思想。例如墨家的《墨经》,道家庄子的《齐物论》,法家的所谓“好刑名”,都是谈逻辑或与逻辑有关的问题的。 在儒家,“正名”这个概念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论语·子路》说:“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这段话把正名说得与政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外人都说孟子好辩。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①孟子的好辩,是用辩来息邪说,放淫辞。这个辩里也涉及逻辑思想。 但是,专门地深入地系统地谈逻辑问题的,则是荀子的《正名篇》。 荀子《正名篇》之作并非无的放矢,它是针对当时存在的“惑于用名以乱名”、“惑于用实以乱名”、“惑于用名以乱实”这三种情况而发的。第一种情况,他举“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为例。第二种情况,他举“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为例。第三种情况,他举“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为例。 荀子认为,早在治世,有“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其民之化道也如神”,用不着辨说。“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辨说就成为必要的了。正名就是为辨说服务的。 荀子认为正名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所为有名”,二是“所缘以同异”,三是“制名之枢要”。 “所为有名”就是所以要有名的意思。这里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制定名称的目的;另一个是制定名称的基本原则。荀子认为制定名称的目的是“明贵贱,辨同异”。例如爵名就是明贵贱的,刑名、文名、散名就是辨同异的。制定名称的基本原则是“制名以指实”,就是说,名是反映实的。实是第一性的,名是第二性的。无疑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所缘以同异”,就是根据什么确定名称的同异。荀子认为“缘天官”,就是根据目、耳、口、鼻、形体等五个感觉器官和心这个思维器官来确定同异的。他说:“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①,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鬱、腥、臊、漏、庮(漏、庮原作洒、酸,兹据王念孙校改)、奇臭,以鼻异;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②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也就是说,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必须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并经过人的思维器官的作用,然后才能辨别事物,从而制定事物同异的名称。 “制名之枢要”,就是制定名称的要领。荀子说:“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异实者莫不同名也。 “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制名之枢要也。” 这就是说,荀子认为,同实的就制定相同的名称。异实的就制定不同的名称。用单字为名,可以为人了解,就用单字名。用单字为名,不能为人所了解,就用两字名(即用兼)。单与兼所指的事物的某些性质相同,没有加以区别的必要,则用共名。 例如万物,飞潜动植,种类繁多,有时要举它的全部,则名为物。这个物,就是大共名。大共名相当于逻辑学所说的类概念。有时要举次一级的概念,例如鸟兽。这个鸟兽,就是大别名。概念的等级不同,共还有共,别还有别。 名称的本身不能说合适不合适。关键在于是否“约定俗成”。取了一个名称,大家都用它,成为习俗,就叫做合适。其他同这个名称不一样的,就叫做不合适。用什么名称表示一个事物,也不是固定的。约定俗成,这个名称就固定了。固定了的名称,直接易懂,不致被误解,就叫做善名。 物有形状相同而不在一个处所的,有形状不同而在同一处所的,都可以区别。形状相同而处所不同,虽可合而为一,亦应叫做两个事物(二实)。有的形状变化了而事物还是原来的事物,只是变为另外一种形状,这叫做“化”。虽有变化但不是另一种事物,叫做一个事物(一实)。这样做可以用来核对实际和确定数量。 以上就是制定名称的要领。 荀况谈到辨说的时候说:“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这就是说,客观存在的某一种事物(实)不为人所了解,就给它创造一个名称。有了名称还不为人所了解,就举例以明之。举例还不为人所了解,就加以说明。说明还不为人所了解,就进行辩论。 他又说:“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这段话是对有关的一些概念所作的说明。“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是说听了名就知道实是什么,这是名的功用。“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的名,实际上指的是一个单字或单词。“累而成文”,是说文章就是积累许多单字、单词而成的。“名之丽也”,是说这个积累不是任意的、杂乱的积累,而是经过精心组织的。“丽”就是组合、搭配的意思。“用丽俱得,谓之知名”,是说每一个单字或单词用的得当,用一些单字或单词组成为文章也得当,就叫做“知名”,即懂得语言文字了。“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是说为了说明问题而创造出语言文字。“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这是对于辞的定义的说明。“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同“弥纶群方,研精一理”的说法是一致的。“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是说辨说是对同一问题(不异实名)的是非的争论。“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是说一切命名、举例都是为辨说服务的。“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是说辨说反映一个人的思维器官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心也者,道之工宰也”的“工宰”应以《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的工宰作解,旧说多误。“心也者,道之工宰也”,是说真理依赖于人的思维器官去认识它。“道也者,治之经理也”,是说理论是政治的指导原则。 荀况逻辑思想的基本内容,略如上述。 总之,荀况是一个有广博知识的学者。他在很多领域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今人看他有唯物论的思想,就说他是“法家”,过去人们看他主张人性恶,又对他贬抑太甚。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人物。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