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雪赋》 |
释义 | 《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①。乃置旨酒,命宾友②,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③,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④,授简于司马大夫曰: “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相如于是避席⑤而起,逡巡⑥而揖,曰: “臣闻雪宫建于东国⑦,雪山⑧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⑨,姬满申歌于《黄竹》⑩。《曹风》以麻衣比色⑪,楚谣以幽兰俪曲⑫。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以阴德⑬。雪之时义远矣哉! “请言其始,若乃玄律穷,严气升⑭,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⑮,北户墐扉,裸壤垂缯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䨠⑰ ,揜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⑱ 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奕奕⑲ ,联翩飞洒,徘徊委积⑳ 。始缘甍而冒栋㉑,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㉒,末萦盈㉓于帷席。既因方而为珪㉔,亦遇圆而成璧㉕。眄隰则万顷同缟㉖,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㉗ ,庭列瑶阶㉘ ,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㉙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㉚ ,衔燿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霤承隅㉛,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㉜。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𤽂曒絜之仪㉝;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㉞,御狐貉之兼衣,对庭鹍㉟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㊱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 “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缛。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又续而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𨠑 ㊲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㊳枕,念解佩而褫绅㊴。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㊵,顾谓枚叔,起而为乱㊶。乱曰: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㊷凝不昧其洁,太阳曜不固其节。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㊸。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雪赋》是一篇清新婉丽的赋作,采用汉人假设主客陈说事物的方式,以梁王为主,司马相如、邹阳、枚乘为宾,引出作赋的设辞,描绘雪这一大自然的奇观。此赋当时就以“高丽见奇”,与谢庄《月赋》同为六朝小赋的名篇。 《雪赋》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假设主客陈说事物,叙述汉梁王雪天游兔园,置酒召宾友,使司马相如为赋的情形。 第二段包括第二、三、四、五四个自然段,由司马相如“避席而起,逡巡而揖”,应命为赋转入赋题正文。在第二自然段中,先举出一些雪的典故,如雪宫、雪山、《小雅·采薇》、《曹风·蜉蝣》……并模仿《易经》常用的“豫之时义大矣哉”,“颐之时义大矣哉”的感叹句式,在举了一串雪的故事之后,以赞叹口气说: “雪之时义远矣哉!”其意思说: “下雪的意义可真来得深远啊!” 第三自然段描述下雪前的严寒至下雪渐多的情景。“玄律穷,严气升”是指下雪的时令,下雪几乎都在冬天。“玄律穷”,指冬季十二月,日月星辰运行到了此月皆周匝还于故处,各自走完了它们一年应走的旅程: “肃”,据郑玄注说是隆冬“严急之气”,到了冬天,天气变得严酷,一年即将完毕,正是下雪的时节。以下举焦溪、汤谷、火井、温泉、沸潭、炎风六例。从它们的命名来看,都应是温度很高的,但到了下雪的时节,它们都走向反面。在这样严寒的时节,人们也“北户墐扉”,连裸人国为了保温,也垂缯御寒,都作了防寒保温的准备。下面六句则是叙述下雪的情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只有朔北的寒风怒吼才会使天气变得更冷,才可以使“连氛累䨠,揜日韬霞”,先下的是淅沥的雨夹雪,终于密集的大雪也随之而来了。 第四自然段写得十分清丽,是全赋最精彩的段落。由初期雪的“氛氲萧索,蔼蔼浮浮”变为“联翩飞洒,徘徊委积”,由“开帘而入隙”变为“万顷同缟”,“千岩俱白”,一幅素裹银装的壮观场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雪覆盖着大地,使得“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仿佛到了一个素光炫耀的仙境。是嫦娥的广寒宫呢?抑或是西王母的瑶池呢?但都难以和它相比。紧接四句从反面衬写。“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皓鹤、白鹇、纨袖、玉颜都是人间最白净美丽的,然而都为之黯然失色。这种艺术手法曾为以后文学家所仿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美人庭前坐,羞落数朵花”,都是继承这种反衬手法。最后六句是描写太阳出来的雪景。 第五自然段叙述各种情况和各种方式的赏雪,以及由它们引起的各种情感。“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说明赏雪有时在幽静的夜里,有时有风,有时还有明月,穿着狐貉的皮衣,饮着湘、吴的美酒,这样来赏月,自然就有各种不同的感情,自然会“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了。 第三段即第六自然段,叙写邹阳作《积雪之歌》与《白雪之歌》两歌,使第一自然段中的“召邹生,延枚叟”得到呼应,也使他们有了着落。插入这两首楚辞式的歌词后,全赋便呈现错落变化。谢庄的《月赋》同样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转入收笔的。 第四段即第七自然段是乱辞,对雪的性质以哲理的眼光加以概括。白羽质轻而白,白玉质坚而白,但是它们都是固定不变的,都不如白雪之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兴起无形,消释无踪: 冬天的严凝并不能掩盖它的洁白,太阳的照耀它也可以融化。洁与节都不是雪的自身所具有,它只不过“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一切随大自然的规律而变化,遇着素洁的东西就变为纯净,遇着肮脏的东西就变成污秽。它并没有什么用心,对万物一视同仁,人亦应像雪一样“乘化以归尽”,不须思虑营求于其间。使人读了此赋,除了欣赏绚丽多姿的雪景之外,顿有一种飘逸清新的感觉,思想得到净化,享受到一种超然、宁静的美。这段文字显然是用老庄思想作基调的。 《文心雕龙·明诗》云: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谢惠连正是南朝宋初的人,但老庄思想并未如刘勰所说完全告退,而是巧妙地融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他是老庄初步告退、山水方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结,值得研究南北朝文学者的注意。距惠连约百年光景,北周的刘璠也作了一篇《雪赋》,无论构思、布局和遣词造句都学谢惠连的《雪赋》,不过篇幅较短,手法的创新、艺术的造境也远远不及谢惠连所作。 字数:5008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