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神象饮玉河
释义

神象饮玉河

桂林阳江和漓江汇流处,有一座山峰如同一头伫立江滨的巨象,正舒展长鼻,吸波豪饮。山腰有岩,左右对穿,恰似象眼。这就是著名的象鼻山。明代孔镛《象鼻山》诗赞:“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宝瓶剑柄
山顶有明代所建的三层鼓形砖塔——普贤塔,塔的正北面第二层基座上嵌有普贤菩萨像,它反映了佛教有关普贤菩萨乘大象的说法。砖塔远看似宝瓶,又似剑柄。民间传说,这是插在神象背上的一把剑。
很早以前,玉皇大帝带领天兵天将、巨鸟巨兽下界巡逻,路过桂林,把这里的房屋田地践踏得一塌糊涂。这时,一匹神象不幸病倒,玉帝置之不理,抛弃人间。当地人们怜悯神象,为它治好病。神象感激人们的救命恩情,便留在桂林帮助人们重整家园。玉帝得知神象已痊愈,召它回天,神象抗命不从。玉帝就派天兵天将下界捉拿。经过三天三夜血战,神象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来到漓江饮水。托塔李天王趁机从它背部插下一把宝剑。神象就化成这座象山。
清江满月
在“象鼻”和“象腿”之间,恰好形成一个半圆的洞。江满时节,漓水穿洞而过,洞映水中,宛如一轮浮江满月,故称水月洞。月夜水光返照石壁,更添一番风韵。宋代蓟北处士诗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明代卢仲佃诗曰:“空岩开满月,浸濯水中天。皓魄千山白,虚宫万古悬。七星光独朗,八桂影争翩。我欲从真窟,闲中一弄丸。”


广西桂林象鼻山


民间传说又给水月洞披上一层美丽的色彩:很久以前,一位渔翁在漓江救了龙王的小女儿——金丝鲤鱼,金丝鲤鱼知恩图报,为了让山峰透出月光给老渔翁在晚间照明钓鱼,就用尾巴甩水柱,在石壁上冲出一个大洞,形成现在的“水月洞”。
更名风波
水月洞石壁上,有大小石刻五十余件,满壁琳琅,书艺精湛。其中,张孝祥《朝阳亭记》与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有一段故事。
宋乾道二年(1166)三月,在桂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著名词人张孝祥与提点刑狱公事张维等同游水月洞,张维“酷爱山水之胜,至晚不能去。僧了元识公意,即其上为亭。”五月,他们再次来游,张维请张孝祥给亭子命名,张孝祥追忆往昔与张维同在建康(今南京)做官时曾给张维家的亭子取名“朝阳”,而“今亭适东向”,便将此亭也命名朝阳,并将水月洞也更名朝阳洞,作了《朝阳亭记》及诗,刻于洞壁上。七年后,范成大出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他对张孝祥的改名大不以为然,认为城西隐山已有朝阳洞,不应重复,就写了《复水月洞铭并序》刻在洞壁上。今两者并存。洞壁上还刻有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为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平乐令杜思恭获其手札而刻。诗札“语精而墨妙,洒然如见其人”。其中,“平生万事付之天,百折犹能气浩然”,表现了诗人的高风亮节;“人生非金石,寿天不自知……方其未死间,早夜勿自欺……鸡鸣推枕起,为善亦孳孳”,表现了诗人的好学精神。人们在游水月洞天胜境之余观此题刻,会别有一番感慨。
象鼻山也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明初朱亮祖进攻桂林时,曾屯兵山下。1852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围攻桂林,也曾在山上架炮轰城。因城高墙厚,不易攻下,太平军决定撤离北上。撤离当晚,太平军在山上布置许多草人,并点燃很多加长药线的炮,以迷惑敌人,然后撤军。现象鼻山西南麓有太平天国文物史料陈列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19 9: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