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陶渊明诗《拟古》
释义

陶渊明诗《拟古》

陶渊明诗《拟古》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这诗是《拟古》九首之七。古人诗题名“拟古”,实际不过是形式、格局或内容、意境上的机械模拟之作。刘坦之曾说: “凡靖节退休后所作之诗,类多悼国伤时托讽之词,然不欲显斥,故以拟古、杂诗等目名其题云。”(《选诗补注》)方东树也说“渊明《拟古》,是用古人格作自家诗。”(《昭昧詹言》)

诗的开头,把规定情景放在一个无比美好的春日傍晚,风扇微和,碧天无云。地点,也许是“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的高楼上。佳人特爱着清夜,她酣饮芳醇,转喉长歌,排遣良宵。一直到曙色临窗,曲终歌罢,却留下一声声长叹。

诗里“持此感人多”句的“此”,是指诗的后半首所记写、也是佳人所歌唱的部分歌辞:“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这四句既富形象、又很概括,且满含盛衰无常的人生哲理的歌词,确是感人极多的。歌唱者本人不是首先已被感动得发出长叹?她的叹息,也许有着年华不留红颜难驻的感喟,抑或怀着良宵苦短盛筵易散的悲惋。那些对酒当歌的聆曲者,“识曲听其真”,曲意所引起的感触又有多少?作者却只写到“感人多”便戛然而止,然而含意无穷。

诗篇本身,似乎只是记写一个佳人彻夜清歌,因歌兴感,继以长叹; 所记歌辞四句也只是表达花难常好、月难常圆的素有感慨。但放在全组诗里来读,却可发现作者要抒述的并不止此。陈沆在《诗比兴笺》里说:“古诗凡不止一章者,当合前后数章观之,乃可定作者之旨。”这话富有启发。

《拟古》的其他诸首,确都是寄慨盛衰,颂赞节义,仰慕首阳、易水,称道岁寒不凋等内容的感事伤时之作,最后一首甚至径直写出“忽值山河改”。因此,这首诗很可能也是因晋宋易代这件大事有感于衰荣无定而写作的。

作者欲仕则仕,欲止则止,四十一岁正当强壮之年就投冠归去,对司马氏王室显然说不上如何效忠。但他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对统治一百五十多年连自己的祖辈也曾为之效力过的王朝,一旦被人取代,心怀悲惋,有荣华易落之感这是自然的。

就另一角度看,作者饱览史籍,关心现实,是一个“乱也看够了,篡也看够了”的人。眼见新兴王朝气炎熏天,不可一世,它的趋附者们的荣华富贵显赫一时,作者因而借歌辞发出冷峻的问语: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刘坦之论这诗时说:“此诗殆作于元熙(恭帝年号,419—420)之初乎?……是时宋公(刘裕)肆行弑立,以应‘昌明之后尚有二帝’ 之谶,恭帝虽得一时南面之乐,不无感叹于怀,譬犹云中之月,不无掩蔽,叶中之花,不久零落,当如何哉?其明年六月,果见废为零陵王,又明年被弑。此靖节预为悯悼之意,不其深哉! ”(《选诗补注》)

题曰“拟古”,确是意在淡化政治色彩,不欲明指的缘故。

这诗表现上和集子中大多数诗作的朴实无华、直抒胸臆不同,形成了另一风格。钟嵘评陶诗,在提出“世叹其质直”之后,又

说: “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诗品》卷中)萧统也曾赞赏他的“辞采精拔”(《陶渊明集序》),还在所编撰的《文选》中特录此首(《文选》仅选陶诗七首)。这诗虽是短章,历来特受评者重视,因为它可以代表陶氏的创作成就和诗歌风格。

结构上这诗显得别致。“持此感人多”句,既以总束上半首,又藉“此”字引出下半首,使上下联贯成一整体。明代评论家方伯海说: “此诗为古作之变体。”(《评注昭明文选》)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