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野忍冬花 [美国]弗瑞诺 |
释义 | 野忍冬花 [美国]弗瑞诺却藏身在这僻静沉闷的地方—— 甜美的花开放了却没人亲昵, 招展的细小花枝也没人观赏; 没游来荡去的脚来把你踩碎, 没东攀西摘的手来催你落泪。 大自然把你打扮得一身洁白, 她叫你避开庸俗粗鄙的目光; 她布置了树荫把你护卫起来, 又让潺潺的柔波淌过你身旁; 你的夏天就这样平静地消逝, 这时候你日见萎蔫终将安息。 难免消逝的那些美使我销魂, 想起你未来的结局我就心疼; 别的那些花儿也不比你幸运, 虽开放在伊甸园中也已凋零; 无情的寒霜再加秋风的威力, 会叫这花朵消失得一无踪迹。 朝阳和晚露当初曾把你养育, 让你这小小的生命来到世上; 原来若乌有,就没什么可失去, 因为你的死让你同先前一样; 这来去之间不过是一个钟点: 这就是脆弱的花享有的天年。 (黄杲炘译) 【赏析】 作为美国18世纪最杰出的诗人,菲利普·弗瑞诺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人物。他的作品深深地滋养了后半个世纪的浪漫主义文人。1786年所写的《野忍冬花》,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属于美国抒情文学的瑰宝。 秀丽而幽静,是“美好的花”的品质,也是大地创造的品质。她有着“甜美的花”和“招展的细小花枝”,但却没人亲昵,也没人观赏。这多少显出了些许寂寥,但这寂寥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没游来荡去的脚来把你踩碎,/没东攀西摘的手来催你落泪”。 “美好的花”之所以拥有这种幸运又寂寥的命运,全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是她要把你打扮得纯洁、纯白。把你藏身在“僻静沉闷的地方”,似乎是有意避开世俗的目光,即使是被“庸俗粗鄙的目光”看上一眼,也将对你的洁白构成不可饶恕的亵渎。所以,大自然要用树荫与柔波来将你细细呵护。 历经夏天、秋风和寒霜,这纯净的美终将消逝、萎蔫、安息,对此,诗人备感销魂与心疼,但同时诗人又想到当初“朝阳和晚露”让“这小小的生命来到世上”,其实已规定了她的结局,只不过是让她回到了先前。所以,“原来若乌有,就没什么可失去”。这一句就显得很重要,它把前面的所见、所感、所悟,浓缩为一个惊人的表述: 无中生有,有终将归于无,这是大自然安排的“天年”,生与死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而本来就没有的东西,你还有担心失去的必要或理由吗? 整首诗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通过视觉描摹野忍冬花的品质,从“僻静沉闷”中,可看出“野”,从四个“没”中,可看出“忍”——对寂静的忍耐。野、忍作为诗眼,在第一节就被点出。第二小节由视觉描摹转入观感,回答了冬花之所以野、忍的原因。假如说第三节是因野忍冬花不可避免的消逝而感动的话,第四节就转入了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因野忍冬花而起,却已通过关联想象隐喻了伊甸园中的花儿,“别的那些花儿”,所有的花儿,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体的命运。 这是位了不起的诗人,想象与思考的品质在他那里同样出色。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遐思,在遐思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和自然神论的色彩。他与物直接交流的方式,他“惊花落泪”式的浪漫主义激情,唤起了我们对大自然原初的情感和态度。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领悟自然的卓越能力,他似乎能将纯洁的自然和堕落的自然区分开来,他似乎能用心灵的耳朵聆听到花儿悄悄地开放的愉悦和静静地消逝的轻叹。 (张丽萍)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