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诗经 |
释义 | 诗经儒教经典。收集有古代乐歌歌词三百零五篇,所以简称为 《诗》 (诗的原意就是 “言志” 的歌词) 或 “三百篇”。《诗经》分为 “风”、“雅”、“颂” 三大类,“风” 是周王朝属下各诸侯国的地方乐歌,所以又称 《国风》; “雅” 的意思是 “正”,是周王朝直辖区的乐歌,其中包括朝聘燕享等仪式上表演的礼乐;“颂” 的意思是 “舞容”,是祭神的宗教音乐,祭祀天地祖宗之神时,要载歌载舞,赞美人王的功德,即所谓 “舞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故称“颂”。其创作时代上至周初,下迄春秋中期,是中国最早的乐歌总集,系周王朝的乐官所编辑,作为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教科书。古今对《诗经》 的理解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从汉代开始,经学家就认为 《诗经》 是孔子删定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诗原来有三千余首,孔子删去其意义重复的篇章,取其可运用在道德教化上的三百余首,编成了这部《诗经》。又说,这三百余首歌词,都经过孔子弦歌正音,以求符合雅颂的标准。也就是说,《诗经》是孔子垂教后世的法典,绝不是现代文学意义上的诗歌总集。孔子论《诗经》 的特点,说是 “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这种看法就成了历代经学家阐释 “三百篇” 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之下,汉代今文经学家各抒己见,发挥 “三百篇” 的微言大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致董仲舒、刘向都有 “《诗》无达诂”的感慨。古文经学家则根据 “以史证诗” 的原则,对 “三百篇”都作了题解,这就是著名的 《毛诗序》。在南宋理学家朱熹推翻汉儒旧说之前,《毛诗序》 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 《诗经》 的理解。例如 《国风》,今人说这大都是 “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的民歌。但在古代,并不这样理解。《王风·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据《毛诗序》,这首诗的主题是:“惧谗也。”说的是大臣出使在外,担心自己被君主身边的小人离间,所以有 “一日三秋” 之叹。《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据《毛诗序》,这首创造了“秋水伊人” 经典意象的名诗的主题是: “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伊人” 就指的是 “知周礼之贤人”,而不是有情人企慕的对象。古代经学家将其中的男女等意象看成是一种象征,一种比喻,就象 《楚辞》 中的 “香草美人” 那样,而且给这种借男女等意象来 “言志” 的表现手法取了一个名字,叫作 “比兴”。有了这个“比兴”,《国风》 中的男女之诗自然成了 “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的咏叹调,于是就有了垂教后世的意义。今人在解读这些诗篇时,先假定它们是民间创作,再假定作者是远离政治舞台的普通男女,于是从字面上看,当然就成了情歌。这种看法,南宋理学家朱熹已开其端。他认为汉儒的 “比兴” 说完全曲解了诗人之意,于是重新注释 《诗经》,将男女之诗斥为 “淫诗”,认为孔子把这些 “靡靡之音” 编入 《诗经》中,是作为 “反面教材”,让后世读者知道 “人欲横流” 的种种丑态,所以孔子说: “ 《诗》 可以观。”孔子所说的 “思无邪”是要读诗之人思想端正,而不是说作诗之人心中都不存邪念。其实,《诗经》 中诸如此类的作品,其主题究竟是什么,是永远说不清的问题。汉儒 “《诗》无达诂” 的感叹,已经触及到阐释学上的这一难题。简而言之,古人心中的《诗经》 与现代读者心中的 《诗经》 常常是两部书。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