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白居易 |
释义 | 白居易 白居易 (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人。祖藉太原,生于河南新郑。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为翰林学十、左拾遗。后以上书得罪朝廷,贬为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元年,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不久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为太子宾客分可东都、太子少傅等职,官终刑部尚书。有 《白氏长庆集》 75卷,今存8卷,诗近3000首。他将其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讽喻诗中以 《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为代表作,它们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尖锐地揭露了政治上的阴暗面,对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示深切地同情。其对统治阶级残酷剥削人民的控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尖锐痛切,实为我国古诗中所罕见。 感伤诗中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叙事诗 《长恨歌》 和 《琵琶行》。前者写流传于民间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后者借沦落天涯的歌女的遭遇抒发自己被贬的牢骚。二诗都具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致人微的描写技巧和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向称名句。闲适诗中虽然消极成分居多,但也有一些描写山水田园的佳作。杂律诗中最成功的作品是一些短诗,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问刘十九》、《暮江吟》 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是其中的名句。其诗的突出特点是浅近通俗,雅俗共赏,平易自然,毫无雕琢之痕。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深受群众喜爱,而且广泛流传于后世,甚至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国内外不少著名作家都深受其影响。如皮日休、王禹偁、陆游,以及日本的菅原道真,紫式部等。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