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诗句出处:《游琅琊山寺》;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注释】:
诗文 |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 |
释义 |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诗句出处:《游琅琊山寺》;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注释】: 物:①杂毛牛。《诗经·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②客观存在的物体。《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③特指物产。《晋书·顾荣传》:“故国安物阜,以义成俗。”(阜:丰富。)④与“我”相对的物和人;众人。《水经注·洛水》:“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之”。江淹《杂体诗·杂述》:“物我俱忘怀。”⑤指外界环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⑥辨识,察看。《周礼·地官·艸人》:“则物其地,图而授之。”[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南史·谢灵运传附谢几卿》:“二人意相得……不屑物议。”累:(一)①牵连;连累。《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无累后人。”②忧患;灾祸。《庄子·山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主宰事物而不被事物所役使支配,这样还有什么忧患呢!)《吕氏春秋·必己》:“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③缺点;毛病。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 (二)léi ①同“缧”。绳索。《汉书·李广传》“以剑斫绝累。”②用绳索捆绑。《孟子·梁惠王下》:“若杀其父兄,𦶟累其子弟……如之何其可也。”③缠绕。《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三)lěi ①堆集;累积。《老子》第六十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②重叠;重复。《韩非子·五蠹》:“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③接连;连续。《后汉书·张衡传》:“累召不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④累计;合计。《墨子·辞过》:“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拘女:指女子被拘禁在宫中。)⑤拖累。《后汉书·班超传》:“愿将本所从三十馀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诚:①真诚;真心;不虚伪。《礼记·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列子·汤问》:“帝感其诚。”②真实。《礼记·乐记》:“著诚去伪。”③副词。实在;的确。《史记·季布列传》:“贤者诚重其死。”④连词。如果。《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可:(一)①同意。《左传·隐公三年》:“公曰:不可。”②正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使以臣之言为可,愿行而利其道;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使:如果。)③值得。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④能够;可以。《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⑤着实。《史记·田单列传》:“吾惧燕(yān)人掘吾城外冢墓,僇(lù)先人,可为寒心。”(僇:通“戮”。杀。此指戮尸。)⑥适合;适宜。张翰《杖赋》:“方圆适意,洪细可乎。”李渔《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种植部》:“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⑦痊愈。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浑:简直。)⑧当着,对着。周邦彦《南柯子》:“晓来阶下按新声,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按:击,奏。一方:一块。)⑨副词。1.表示估计,相当于“大约”。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2.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3. 表示反诘,相当于“岂”“哪”。《史记·项羽本纪》:“骓不逝兮可奈何!”方干《山中言志》:“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潜夫:隐居的人。) (二)kè [可汗(hán)]亦作“可罕”。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帖:军中文告。)遣:①释放。《国语·越语下》:“令大夫种(zhǒng)守于国,与范蠡(lǐ)入宦于吴。三年,而吴人遣之。”(种:文种,人名。宦:作臣仆。)②派遣。《墨子·非儒下》:“乃遣子贡之齐。”③贬谪;发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④丈夫休弃妻子。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⑤排遣;排除。杜甫《白水崖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赠此遣愁寂。”⑥使;让。袁敬所《题渊明五柳图》:“呼儿点检门前柳,莫遣飞花过石头。”疲:①疲劳;因乏。《庄子·天道》:“其鬼不祟,其魂不疲。”②厌倦;厌烦。《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③慵懒;怠惰。曹操《上书策命魏公》:“受性疲怠,意望毕足。”④羸弱;瘦弱。《管子·小匡》:“故使天下诸侯以疲马犬羊为币。”(币:礼品。)⑤衰老;衰弱。王安石《思王逢源》:“我疲学更误,与世不相宜。”氓:①外地迁来的百姓。《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chán)而为氓。”(廛:一家所居的房地。)②民;百姓。《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同“嗤嗤”。笑嘻嘻地。布:一种古代货币。贸:交易。)③通“泯”。灭。《韩非子·有度》:“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王。”终:①终了;结束。《诗经·大雅·荡》:“靡(mí)不有初,鲜(xiǎn)克有终。”(靡:无。鲜:少。克:能。)《孙子兵法·势篇》:“终而复始,日月是也。”②生命完结;死。《史记·刺客列传》:“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政:人名。)③自始至终。《战国策·魏策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④副词。终归;终于。《战国策·齐策二》:“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⑤尽;全。《老子》:“骤雨不终日。”[终……且……]既……又……。《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暴。”(暴:急雨。)未:①十二地支之一。《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②十二时辰之一,即午后一时至三时。③十二生肖属羊。④副词。1.表示否定。a.相当于“不”。《诗经·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b.相当于“没有”、“不曾”。《诗经 · 召南·草虫》:“未见君子,我心伤悲。”2.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否”。《后汉书·刘表传》:“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