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名画《岸边村落图》赏析
释义

名画《岸边村落图》赏析

岸边村落图

现代·陈子庄作

纸本设色

石涛曾有“画事有彼时轰雷震耳,而后世绝不闻问者”,这是由于有的画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经不起时间考验而逐渐为世人忘却。相反,有的画家在世时寂寂无闻,几遭埋没,但其人品、学养、画艺确有过人处,因此不会长期珠埋玉沉,而终能闻达于世。如20世纪70年代作古后,作品才为世人瞩目的山水画家陈子庄(石壶)就是一例。他身前淡泊名利,疏于人事,但艺术上高逸超妙,有独到的造诣。他的作品意境含蕴,趣味隽永,有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处理手法多样,不拘一格,似是信手拈来,但画面气势流贯,显得那样的自然天真,天籁一片,无不拈着一个“趣”字。

岸边村落图

《岸边村落图》,写一淳朴宁静的山野农村,虽属平凡小景,却小中见大,生意奕奕,笔简意赅,情景交融,透露出一种清新的泥土气息。古人讲绘画创作是“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山水画师法造化,借景抒情,“搜求”、“神会”是创作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才能“心入于境”,使自然对象升华为审美境界。陈子庄《岸边村落图》中时空意识所拓展的境界是纯朴自然的,他“因心而得”,追求的是以有限的画幅来表达无限的情趣,正如他自己所说:“凡最高境界,不但在笔墨之内而且在笔墨之外……笔墨之内是有穷尽的,笔墨之外是无穷尽的。”写景本是为了写情,写景易,造境难,他的画从生活中汲取养料,酝酿构思,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交融。笔到意随,平中寓奇,化“实”(生活)为“虚”(艺术),求得情与景的谐和。欣赏他的山水画,可以体会到他对“物”和“我”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画中有我,画中有意,是其作品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清郑绩谈山水画面要笔气融和时讲到“用如是之笔写树,即用如是之笔写山,一幅毋用两格”(《梦幻居画学》),观陈子庄画特别能体会到这一点。他善于提炼形象,用笔简练舒展。此图以浓淡、粗细、干湿相间的线条来概括物象,浓淡相间,以墨见笔,竖笔、卧笔、拖笔、逆笔、中锋为主,结合侧锋,轻重徐疾,富有变化。图中起“支撑”画面空间作用的山石,“大间小、小间大”,黑白、松紧、疏密、聚散相辅相成。布置景物近处山石攒聚,远处竹林迷茫,有稠密处、落实处,有取势虚引处,有意到笔不到处,山石和村落、竹林等有机组成了典型的环境,形成画面的韵律和节奏感。然后薄施淡赭,略具秋意,色墨不碍,使笔、墨、色配合妥帖。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作画是生活中发现生化而来,不是像古人有些杜撰,或拼凑了事,纸上摆了一些现象,无意境,不能使人有感受。”这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传统的。这一绘画美学思想,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他的画和传统文人画有一脉相承之处,但又不是像有些文人雅士的画脱离生活,单纯地追求笔墨形式。有人讲他的画比文人画还要文人画,这是从审美意趣上来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他的山水画不仅注意传自然之神,而且体现了画家高雅之情,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感受,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情和意,和那些因袭古人的笔墨形式来构造画面秩序的创作途向是不同的。

观赏《岸边村落图》这幅画,令人感到陈子庄的山水画有其可贵之处。一是在平凡的景致里去展示生活的意趣,作品以情打动观众来唤起人们的审美感情,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受。二是造型夸张,讲究画面的形式美,形成了自己的笔墨程式,但又叫你只感到境界的存在,而不感到表面形式。笔墨任纯自然,不加修饰,书法入画,“写”的意味浓,自出机杼于不经意之中。笔墨处理或笔酣墨饱、兴会淋漓,或笔致清逸意态高洁,或以线立骨、明快流畅、浑然一气、无雕琢痕迹,能恰到好处地传达作者的情意,奇趣横生,引人入胜。三是汲取传统文人画的神韵,取其意而略其迹,笔以发意,意以发笔,有新意又有自己的风格。陈子庄的山水画一般幅尺不大,但能给人以感情上的满足。他的山水画中也难免有些信笔草率、不尽人意之作,但是不能以此而概论。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