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古代的登高运动 |
释义 | 古代的登高运动中华大地有无数的雄山峻岭,奇峰险岩,以瑰丽多彩的风光吸引着人们。晚秋季节,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登高远望,万里江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登山活动,早已成为我国民间一项体育娱乐活动。 相传,东汉时,在汝南这个地方,有一个名叫桓景的人,一直跟随道士费长房游学多年。费长房道术很高,曾得一杖一符,持杖可以“乘此任所”,持符可以“主地上百鬼”。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对桓景说,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汝南有一场灾祸,你急忙回家去,让家人在胳膊上系上装有茱萸(一种药用植物)的小布袋,登上高山,然后饮菊酒,这样就可以免除灾祸。桓景按照长房道士所说,清晨带领全家登上高山,果然无事。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以后,桓景回家一看,只见家里养的鸡、犬、牛、羊全部死去。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每当重阳节就登高,一直沿袭成俗。是日,人们挎茱萸袋,插菊花于帽沿,结队而行,登高眺望,玩赏秋色。茱萸香气浓烈,能驱虫,除湿。在登山途中带着可以避免毒虫、蚊蝇的干扰,有益于健康。 登高活动,也有人认为源于西汉长安登高台游玩之俗。据西汉的《长安志》载,汉代京城长安近郊有一小高台,每年九月九日,人们即登上“高台”游玩观景。其实,登高活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流行,大教育家孔子就非常喜爱这项活动,他常常登上东山俯视鲁国,登上泰山俯视天下。 据说,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有一次九月九日在与友人登上荆州龙山时,他纵目眺望,风吹帽落也未发觉,因而留下“落帽台”的古迹。晋末谢灵运为登高还特制一副木屐,前后装有铁齿,上山时去前齿,下山时去后齿,人称“谢公屐”。唐代大诗人李白还穿着这副“谢公屐”“梦游天姥”呢。 历代文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都曾留下不少激动人心的诗篇。其中譬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避山岳,了然楚汉分。”生动地描写了登高的情景。就连客居他乡的王维,在九月九日也不忘故乡的登高,《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一直为人们传诵。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