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伦考杂花”别样新:壮族音乐
释义

“伦考杂花”别样新:壮族音乐

壮族古称百越,是中国岭南土著古代越人的后裔。先秦时,生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骆越和东北部的西瓯两支,是今日壮族的先民。他们长期保留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和文化传统,是现代壮族南北两大方言和南北两路音乐风格的渊源所在。
壮族有一千三百多万人(据1982年统计),其中90%以上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散居于云南文山、广东连山、湖南江华等地。壮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宋时曾创有土俗文字,是取汉字的形、音、义合并而成。土字的歌书、剧本至今流传在民间。壮人喜歌,每年要举行传统的风俗性歌会,且有专门场地,北部方言区称歌圩,南部称埠坡、嗷屯,今统称为歌圩。古代原有祈天乐神和恋爱择偶两种形式,现代以青年男女交游嬉戏、对歌盘歌为主。歌会以春节、中秋和中元节(即元宵节)为盛,常聚有千百人,通宵达旦对歌,乃至数昼夜。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尤以民歌最流行。民歌主要有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儿歌和摇篮曲等体裁。壮族民歌的唱词格律工整,用腰脚韵体。基本格律为五言和七言的四句体。变体甚多,有三句歌、嵌句歌(535字)、减字歌(如三字头的四句歌)、长短句歌(如四字加六字的“四六联”)、勒脚歌(将八句唱成十二句,即将一二两句在五六句后复唱一次,三四两句在七八两句后复唱一次)等。腰脚韵体和勒脚歌是最有壮族风格的形式,曲艺和戏曲中亦多用之。
山歌是民歌的主要体裁,各支系称谓不同,如“欢越”、“比雅依”、“诗央”、“伦侬”、“加傣”等,简称为欢、比、诗、伦、加,均为山歌之意。传统唱法有独唱、轮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又有单声、多声两种形式。
单声部山歌各地皆有之,但曲调各异,或高亢明亮、或平稳流畅、或如吟如诉,据此有高腔、平腔、谣唱之分。高腔山歌多于旷野以本嗓或假嗓喊唱,常用对比性的上下句结构,上句旋律奔放悠长,字稀腔长,多用上长音构成半终止,抒咏性强;下句则突出陈述性,节奏紧促,字密腔窄,多煞于在高音区延长的主音,且带下滑音收腔。多用宫、徵、商三调式。平腔山歌曲调优美如歌,节奏徐缓舒展,结构规整,音域适中。谣唱山歌用吟诵腔唱,多用同音进行或数板唱法,旋律平直而带口语化特点,与方言语音结合紧密。
多声部山歌多是同声结合的二声部重唱或合唱,民间称双声,个别地方有少量三声部山歌。双声山歌的传统曲调与单声山歌无多差异,也有高腔、平腔和谣唱三类。高腔双声的唱法是以低声部为主旋律,民间称腔口,高声部为派生旋律,跟随腔口而施以自由的模仿或变奏。民间有云:“低音是腔口,高音跟着走”,言简意赅地说出了其声部特点。双声山歌的音域极窄,两个声部一起才构成一个五声音列,故其横向的旋法和纵向的和声音程均以窄小音程关系为主,形成了一种平和清幽的风格特色。常用曲式是引腔、正腔和尾腔三部组成。正腔是上下句体,尾腔用特定的衬腔构成特定的终止式,通常也是腔口之所在。以大二度和音解决到同度,是其典型的终止式。
平调双声有一高一低的重唱和一高众低的合唱两种传统唱法。壮民分称两个声部为高低调、上下音、上下声。两声部同起同煞,节奏、旋法也大体一致,无主从之别,只是高音部偶或出现衬腔式的加花变奏。唱词多用七字上下句腰脚韵体,在上句的脚韵处和下句的腰韵处以长音或颤音强调之。如下例:

下 甲 调


♩=96


谣唱双声的两个声部以对比鲜明为特色。民间称高音部是“唱”,低音部是“托”,要求“低托高”,即是要低音用游移的曲调、铿锵的节奏和真声唱法来烘托曲调延绵、音调飘逸且用真假声结合演唱的高音部,只在主属两长音出现时才低随高唱,以烘托性持续音式的二声部为其特色。
三声部山歌只在广西马山、上林一带流行,俗称三顿欢,它是在二声部欢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哪”衬腔的低音部而成的。其二、三两个声部始终以小三度关系作平行和同步的进行。
壮族称小调是伦才、欢谈或伦考杂花。其词曲较固定,歌词文雅含蓄,音调细腻委婉,常以柔美取胜。其衬腔地位突出,尤富特色,许多传统调名就直接取自特定的衬词。如《西些溜》、《铃锣铃》、《索里索》、《三条妹》、《到郎茶》等。小调大都抒情如歌,润腔细腻,多用五声性六、七声音阶,偶用变化音。内容多表现情人相恋或诉苦等。
叙事歌在壮语中称“伦考波”、“诗太排”等,意为咏古。内容多为民族史诗或人物传奇。唱词用腰脚韵和勒脚形式,讲究平仄。唱词在民间有土字唱本流传,曲调固定,多为上下句的反复,用独唱或一领众和形式演唱。
壮族的风俗歌有拦路歌和哭嫁歌,壮语称“伦地洛”、“调莫贝”。这些歌都是伴随婚嫁习俗而形成,有较强的程式性,连篇成套。其曲调简朴,多以三音腔行腔为歌,常用徵、宫调式。
壮族称儿歌是“欢勒也”,歌词常用比兴手法,曲调朴实优美,多以古老的三声腔sol do re,la do re 为基调。
壮族的歌舞音乐源远流长,秦汉时期百越的铜鼓花纹就有壮族先民粗犷舞姿的形象记载,至今壮乡仍是歌舞的海洋,各种歌舞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有主要用乐器伴奏的乐舞,如《扁担舞》、《铜鼓舞》、《蜂鼓舞》等;有以歌相伴之舞,如《壮采茶》、《三穿花》、《六穿花》、《捞虾舞》等;有模拟野兽动作之舞,如《舞春牛》、《舞麒麟》、《舞狮马》、《鸿鹄舞》、《斗鸡舞》、《白鹤舞》、《干各舞》等;其中以《扁担舞》、《舞春牛》、《壮采茶》最流行。
壮族的说唱音乐源于民歌,主要有末伦、渔鼓、蜂鼓等曲种。末伦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区,其中以靖西的下甲末伦发展最高,是末伦音乐的主要代表。它的唱词常以七言六句为一段,五二句式,亦有各种变体。唱腔以固定曲调下甲调为基调,依字行腔,句式严谨。基本结构是六句体,前后有起式的引腔和收尾的煞腔。唱时由演员自弹三弦自唱。
渔鼓源于汉族的同名曲种,仍保留了汉族渔鼓的原有特色。
蜂鼓源于民间唱师音乐,以蜂鼓为主要伴奏乐器。
壮族的戏曲音乐主要有师公戏、北路壮剧、南路壮剧等。师公戏是联曲体结构,曲调多直接采用各地民歌、巫调,有清唱、帮腔、滚唱等唱法。伴奏乐器以蜂鼓、高边锣为主,已形成了较固定的过场音乐和器乐曲牌。
壮族器乐甚丰,吹、拉、弹、打四大类乐器俱全,且极具民族特色。吹奏乐器有木叶哨、敦都喔、竹笛等;拉弦乐器有马骨胡、土胡、清胡、葫芦胡、七弦琴等;弹拨乐器有天琴、三弦等;打击乐器有蜂鼓、铜鼓、边鼓、横鼓、八音鼓、砻、扁担、棒棒等。多用于戏曲、说唱、歌舞的伴奏,有自己的伴奏程式、过场音乐、专用曲牌和锣鼓点子。南部方言区且有民间器乐合奏班子,俗称“八音”,是鼓吹乐形式。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