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压岁钱 |
释义 | 压岁钱【题目】 题目: 压岁钱 要求: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199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 【审题】 这是无提示性文题作文,围绕“压岁钱” 这一主体,可记叙,可议论。 【构思】 本题与《生日》类似。对一般少年儿童来说,生日年年过,压岁钱岁岁有。宜抓住“压岁钱”这一具体事物,进行发散、聚合思考,集中一点发散开去,布局行文。下面结合河南临颖县考生的三份优秀答卷,说说构思的轨迹。 一、一般记叙文。下面是优秀答卷: 除夕夜,我们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中,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爸爸含着笑问我: “×,过新年了,你已经长成了大姑娘,还要不要压岁钱? ” “当然要,还要的多哩! ” 我故意撒娇。 “啊,为啥呀? ”爸爸惊异地睁大了眼睛,假愠似地望着我。 我一口气数落开了: “压岁钱嘛,是爸爸妈妈的一片爱心,我咋能不接受? 又长了一岁,自然得增加啦! 况且,改革开放,形势大好,咱家今年收入多,爸爸跑运输赚了大钱,咱盖起了新楼,还添齐了各种家用电器……” “好啦! 俺这闺女生来就灵嘴利舌,越大越会说,多给你就是了。” 妈妈笑着用筷子挟起一块鸡肉放在我碗里。 “那就给你50元吧! 可一定不许乱花。”爸爸从衣袋里给了我一张崭新的“三人头”票。我随手接过来,笑着说:“谢谢啦!我的好爸爸、好妈妈。” 吃罢年夜饭,我们都陶醉在电视节目里。 这一年的春节过得好快活呀! 春节后开学,我们学校团总支按照原定计划,把同学们捐出的压岁钱,总共二千八百六十元,交给了县政府 “希望工程办公室”,受到了领导上的表扬。 随后,学校又派出专车,敲锣打鼓,给每个捐压岁钱50元以上的学生家长送了贺信。那天,好热闹呀! 学校的汽车开到了我家门口,引来了很多街坊邻里围观。校长握住我爸爸的手,满脸笑容地说:“好哇! 您教育的好孩子,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团员,将来一定有出息! ” 这一下子,使一向精明的爸爸顿时成了闷嘴葫芦,激动得涨红了脸,好半天才结巴着说:“这,这,是应该的。” 送走了学校送贺信的人们,爸爸兴奋极了,回到屋里来,双手捧着那封贺信,看了又看,然后,对我说: “×,你这孩子,发压岁钱时你咋不早说哩? ” 我看着爸爸余兴未消的样子,故意眯眼笑着说:“我还怕你不舍得呢! ” “咋不舍得? 只要是办正事嘛! 咱现在生活好了,又不是拿不起。” 爸爸说得很慷慨。 妈妈也笑着插嘴了: “校长说了,咱闺女将来可是有出息哩! ……” 不等妈妈再说下去,我更撒娇着上前一下子搂着妈妈的脖子,说: “妈——! ” 屋子里又响起一阵甜甜的笑声。 上面这份答卷内涵丰富。抓住“压岁钱”这一主体事物,描绘出一幅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富裕起来的人们幸福欢乐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中学生主动为 “希望工程” 捐款的精神面貌。 构思较为精巧。开头先造虚势,重点记叙“除夕夜要压岁钱” 的场面,以此作为悬念; 继而一脉相承,依序叙来,但略写过程; 进而又重点写“学校送贺信”场面,与“要压岁钱”对照,且着力渲染喜悦气氛,突出精神风貌。 二、小小说。先看答卷: 春节。清晨刚起床的局长女儿,接过正在响的电话: “噢,是爸爸呀! 您有什么事? ” “你俩今天都到我这里来,带上孩子! 记住,快早点带孩子来! ” 局长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兴冲冲地来给老人家拜年。 不一会儿,来了客人。这先来的是两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一进门,就双双合拳祝贺: “祝局长春节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局长抱着外孙,起身道谢:“也祝贺你们新年发财,发大财! ”双方都是一副笑脸。 局长女儿、女婿忙给客人递烟、送茶。 “见见面不是很好吗? 干嘛要提大包小包的?现在正搞廉政建设,我向来不喜欢这样! ” 局长一本正经。 “是呀,像您这样的领导可是不多见呀! ” 客人异口同声,边说边掏出一个红包包递过来。 局长显出不高兴的样子,说:“这是干什么呀? 我不是已经说过吗? 要注意党风党纪。” “这个我们知道! 可这是我们给孩子的压岁钱,这不能不收! ” ……以下不必细说。 人来客往,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上午如此,下午依然。 夜深人静,孩子进入了梦乡。 女婿向爱妻伸出了大拇指,连连夸赞岳父大人有高招。 局长女儿望着那一堆红包包着的“压岁钱”,心花绽放在脸上,说: “这也是创新嘛! ” 考场作文答卷写小小说不多见,而初中语文课本中确有学写小小说的练习。这份答卷,以 “压岁钱” 为典型事例,虚构典型环境和情节,勾画人物形象,通过对话,昭示内心,鞭笞了虚伪和丑恶现象。 三、议论文。下面是优秀答卷。 提起 “压岁钱”,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幅画: 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浑身上下贴满了 “压岁钱”,嘴里喊着: “我成富翁了! ” 这不无可笑与可悲! 由此,我生发了一种认识: 莫让拜金玷污童心! 本来,每逢春节过年,大人们给孩子些“压岁钱”,这显示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爱心,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无可非议。可是,近些年来的事实却怎么样呢?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富裕,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更是身价百倍,而 “压岁钱” 也就随着岁月猛增。现在,有的人1元、5元便羞于出手; 10元、50元则屡见不鲜; 100元、上千元方显得大方。据报载: 某市一所小学调查,春节后开学,学生得压岁钱200元以下者占13%;200-500元者占26%; 500-1000元者占19%; 1000元以上者占12%。学生把这些钱归自己所有,用来买心爱的玩具、打电子游戏、看录像、串舞厅、相约宴会、聚众赌博等等,而拿来买学习用品等正当花费的,仅占学生总数的3%。由此看来,“压岁钱” 在孩子世界里起到了一种什么作用呢? 这难道还不应该发人深省吗? 面对当今现实,有些人信奉“金钱万能”,拜倒在金钱之下,生活中唯钱是图,利欲熏心。这股迷雾也正在潜移默化地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孩子们得到很多的压岁钱,而又不能正当支配,随意花费,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什么习惯呢? 这样,把青少年的思想无形中引入了金钱享乐之中,所产生的恶果那便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我认为,压岁钱不可滥发,更不可滥用,我们纯洁的童心决不可被拜金所玷污。如果青少年从小见钱眼开,见利忘义,那就势必步入歧途,那就险了! 惨了! 从题目引发 “莫让拜金玷污童心”的议论,切题而正确。 答卷布局合理,论证较为有力。开头以一幅漫画作为引论,简洁而明快地提出论点;接着承引论(漫画的寓意),从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压岁钱上着手分析,用报载的具体调查数字作为论据,从反面展开议论; 继而从正面阐发对孩子滥施压岁钱的危害,进行深入说理; 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纯洁的童心决不可被拜金 (意念) 所玷污。 【相关题目辨思】 A. 同学,你不能这样 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题目: 同学,你不能这样 ——1991年湖南省中考作文题。 审题: 题型,文题作文。文体,可记叙,可议论。从考场作文看,一般写成记叙文。题旨,主体是“同学”,主旨,劝戒“不能这样。” 构思: 本题宜用 “中心句” 构思法。文题“同学,你不能这样”可以作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选材、截取、组材,进行记叙或议论。 优秀答卷用倒叙写法。先写一个女孩子被关在高墙内在忆,在悔,在恨。 接着围绕中心句插叙事情的原委: “同学,你不能这样! ”耳边又响起了同学们那真诚的话语,记忆的闸门一打开,霎时又把她带到往事的波涛中。曾记得,在那虚度年华,荒废学业的日子里,多少同窗好友苦苦地劝她,你不能这样啊,你应该振作起来,重新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可是,她听了吗? 她潇洒地甩了甩长发,毫不在乎地说“我没错! ” 留下一串 “让我一次爱个够” 走了,与她的那帮铁哥们去混去了。 然后围绕中心句回忆往事: 她清楚地记得,她进管教所的那天,她仅上了一节课,就准备去参加一处殴斗,班长和学习委员追到校门口,拉住她: “你不能这样,不能这样自暴自弃! 你这样做,对得起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吗? ” “父母? ”她心中升起一股歉意,但她想到今天要为朋友“两肋插刀”时,她推开他们,跑了。因为殴斗事件,她被送进管教所。 最后写她在管教所里的悔思,“你不能这样”成了她悔改的精神力量,终于呼唤出“我不能这样”:悔恨的泪水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着,沉重的铁锁声打断了她的回忆,她惊了,傻了,望着那么多真诚的目光,仿佛她的灵魂在接受着一次圣洁的洗涤。多少悔恨,多少感激,在那“哇”的一声中都痛痛快快地发泄出来了。“同学,你不能这样。”她耳边又响起了这句简单但充满着无限真诚的话,“是的,我不能这样,我要争取早日出去,重新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她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那一线曙光,仿佛看到了在那线曙光中,走来了一个崭新的她! B. 老师,再见! 题目: 老师,再见! ——写在告别母校的时刻 提示:生动感人的往事,使你难以忘却;绚丽多彩的未来,令你沉思向往。再见时,你向老师交一份什么答卷呢? 要求: 记叙、议论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1995年河南省鹤璧市中考作文题 C.____,我要读书 题目:_____,我要读书 注意: ①先在题目横线上填写称谓,如爸爸,或妈妈,或老师等,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1993年湖南省中考试题。 D. 我为此而自豪 题目: 我为此而自豪 要求: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