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事迹|史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道武帝长子,母刘贵人。登国七年(公元392年)生,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卒,终年32岁。
〔注释〕 ①外家:后妃的亲属,也称外戚。②彝伦攸叙:上下关系融洽和谐。③枭镜之祸:母亲被赐死。 〔相关史料〕 己巳,宫门至日中不开。绍称诏,集百官于端门前,北面立。绍从门扉间谓百官曰:“我有叔父,亦有兄,公卿欲从谁?”众愕然失色,莫有对者。良久,南平公长孙嵩曰:“从王。”众乃知宫车晏驾①,而不测其故,莫敢出声。于是朝野恟恟②,人怀异志,肥如侯贺护举烽③于安阳城北。贺兰部人皆赴之,其余诸部亦各屯聚。齐王嗣闻变,乃自外还。昼伏山中,夜宿王洛儿家。绍募人求访嗣,欲杀之。猎郎叔孙俊与宗室疏属拓跋磨浑自云知嗣所在。绍使帐下二人与之偕往。俊、磨浑得出,即执帐下,诣嗣斩之。王洛儿为嗣往来平城,通问大臣,夜告安远将军安同等。众闻之,翕然响应,争出奉迎。嗣至城西,卫士执绍送之。嗣杀绍及其母贺氏,并诛绍帐下及宦官、宫人为内应者十余人。其先犯乘舆④者,群臣脔食之。壬申,嗣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兴。公卿先罢归第不预朝政者,悉召用之。诏长孙嵩与北新侯安同、山阳侯奚斤、白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坐止车门右共听朝政,时人谓之“八公”。以尚书燕凤逮事什翼犍,使与都坐大官封懿等入侍讲论,出议政事。以王洛儿、车路头为散骑常侍,叔孙俊为卫将军,拓跋磨浑为尚书,皆赐爵郡、县公。 (义熙十一年九月)魏比岁霜旱,云代之民多饥死。太史令王亮、苏坦言于魏主嗣曰:“案谶书,魏当都邺,可得丰乐。”嗣以问群臣。博士祭酒崔浩、特进京兆周澹曰:“迁都于邺,可以救今年之饥,非久长之计也。山东之人,以国家居广汉之地,谓其民畜无涯,号曰‘牛毛之众’。今留兵守旧都,分家南徙,不能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情见事露,恐四方皆有轻侮之心。且百姓不便水土,疾疫死伤者必多。又旧都守兵既少,屈丐、柔然将有窥窬⑤之心,举国而来,云中、平城必危,朝廷隔恒、代千里之险,难以赴救,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我轻骑南下,布濩林薄之间,孰能知其多少?百姓望尘慑服。此国家所以威制诸夏也。来春草生,湩酪将出,兼以菜果,得及秋熟,则事济矣!”嗣曰:“今仓廪空竭,既无以待来秋,若来秋又饥,将若之何?”对曰:“宜简饥贫之户,使就食山东。若来秋复饥,当更图之。但方今不可迁都耳。”嗣悦,曰:“唯二人与朕意同。”乃简国人尤贫者,诣山东三州就食。嗣躬耕籍田,且命有司劝课农桑。明年大熟,民遂富安。
[注释] ①宫车晏驾:皇帝去世。②朝野恟恟:朝廷内外恐惧不安。③举烽:燃起烽火,意即造反自立。④犯乘舆:侵犯皇帝,舆即帝王乘车。⑤窥窬:窬即墙上洞穴,意即暗中观察对方内部情况,图谋侵犯。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