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包世臣与小倦游阁
释义

包世臣与小倦游阁

包世臣,字慎伯,安徽泾县人,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他幼年时家境寒微,曾亲自参与园圃劳作以维持生计。他好读书,勤于思考,七八岁时读《孟子》,念到“五亩之宅”时,即问:“今日制民产何以不如此?”使郡学君大为惊奇。他在少年时已熟读经书,擅为文章,有经邦济世之大志,尤喜谈论兵法。
由于父亲的过早去世,家里极为贫穷,包世臣刚成年就奔走四方,谋求衣食。客居鞠湖时,朱珪为安徽省巡抚,看到他所写的文章,知道他很有才气,手书召到府署中,询问他有关训练乡兵及招抚叛乱之有关事宜。包世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朱叹为“贾、晁复生”。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向张惠言、李兆洛等名流请教,学问大大长进。包世臣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大挑一等,由此开始了平生之仕履,以知县分发江西,权新喻(今新余)县,但仅一年就因被弹劾而去官。后跟随明亮征讨四川、湖北的起义军,其计策没有被采纳,于是辞职游于江淮之间。包世臣为人精明敢为,又能言善辩,在社会上颇有影响。东南地方疆臣大吏,每当遇到灾荒、兵事及河槽盐运等问题,无不屈尊向他求教。


包世臣像


包世臣草书


包世臣是一位别具风格的务实学者,极为留心与民生国计密切相关的实用之学。时值乾隆末期,清朝由盛而衰,他看到百业废弛,贿赂公行,社会矛盾加剧,将要出现动乱,“思所以禁暴除乱,故学兵家”。又看到人口日增,一遇水旱之灾,道路饥馑相望,“思所以劝本厚生,故学农家”。又看到社会秩序混乱,法纪破坏,百姓常受到伤害,“思所以狎邪禁非,故学法家”。
他的主要著述有《中衢一勺》、《艺舟双楫》、《管情三义》、《齐民四术》等,合称为《安吴四种》。“凡宇宙之治乱,民生之利病,学术之兴衰,风尚之醇漓,补救弥缝,百端具设。”《中衢一勺》专言水利漕运。《续四库提要》称此书“条论皆有卓见及经验,亦行水家所宜留意也”。《艺舟双楫》为论文、论书法之作。《管情三艺》汇其诗词文赋。《齐民四术》是取其书序传志等有关农、礼、刑、兵四事及所作《说储》之杂篇类编而成。此书论治河、海运、救荒、保甲、治兵、治夷之策极为详备。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说储》一书,在《安吴四种》中仅有序例,别有单行全本行世。此书始论历代立国之要、经世之常,次评政制得失、法令兴革,凡官制考试、礼俗服色等皆详陈意见,定其规则。在关于官制方面,对于内外官之品级职掌均另拟名目条款,其意在任官者必须专其职守,严惩贪污行径。在关于考试方面,主张废八股,举策对,革除捐职之制,严禁座主门生之称,违犯者以无耻之罪革职。对于经济方面,主张开发地利,严禁洋货进口,又提出凡在职百官不明政体,无治绩者,皆要罢免。《续四库全书提要》说:“综其大要,其精义大抵在重官权、达民情二端。其说多出昆山顾氏,至清末康有为等诸变法改制则又多袭其说,盖论清中叶政法渐堕,世臣援古证今,创为新论,而能窥政治社会之本,明用人行政之原,精思卓见,洵不可及也。”
当海盗蔡牵进犯上海时,地方道员迎请包世臣视察沿海岛屿形势。他看到黄浦江停泊上千艘商船,于是建议利用海运,以弥补漕运之缺失。游至袁浦时,适逢治河之事紧急,他为此而作《策河四略》。两淮的盐政,由于走私情况严重,不少人都极力主张缉拿走私者,而包世臣则提出多裁减盐官,贪占盐税减少,运输又可迅速,盐价可大减。包氏所议论虽有用者,有不用者,但都颇有识见,卓然可传。
包世臣的“造诣得于学者半,得于问者亦半。虽舟子、舆人、樵夫、渔师、罪隶、退卒、行脚、僧道邂逅之间必导之使言,是者识之,否者不加辩驳,惧其不尽也”。据载,他在“嘉、道老辈中号称博雅,能为先秦两汉之文及钟、王真草”,自是一代大家。
包世臣斋号“小倦游阁”,其中“倦”是关键字。儒家学说是提倡并追求“不倦”的,孔子说过:“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又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老庄也是认定“不倦”是圣人之道的。然《尚书·大禹谟》载:“耄期倦于勤。”乾隆帝有倦勤斋,设在乾隆花园。由“不倦”而“小倦”,似可看出包世臣的勤勉人生。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