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假:

(一)①借;贷。《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孟子·梁惠王上》:“久假而不归。”(归:归还。)《后汉书·张禹传》:“假于种(zhǒng)粮。”(种:种子。)②凭借;依靠。《吕氏春秋·用众》:“故假人者遂有天下。”《荀子·劝学》:“假舆(yū)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③虚假;不真实。与“真”相对。《颜氏家训·勉学》:“假言而奸露。”④给予。《逸周书·史记》:“任之以国,假之以权。”⑤宽纵;宽容。《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是:此。贷:宽恕。)《北史·魏世祖纪》:“大臣犯法,无所宽假。”⑥暂时代理。《汉书·项籍传》:“会稽假守(殷)通素贤(项)梁,乃召与计事。”《史记·淮阴侯列传》:“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⑦连词。如果。《列子·杨朱》:“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固:本来。济:救助。为:做。)《新序·杂事四》:“假有贤于子方者,君又何以加之?” (二)jià 假期。《隋书·礼仪志四》:“学生每十日给假。”《三国志·吴书·诸葛融传》:“休吏假卒,或不远千里而造焉。”

使:

①命令;派遣。《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屈完如师。”《史记·李将军列传》:“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jiàng)八百骑。”(将:带兵。)②役使;使用。《论语·学而》:“使民以时。”《孟子·尽心下》:“使人不以道。”(道:道理。)③出使。《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九》:“晏子使楚。”④令;让;致使。《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使人兄弟相疑。”⑤任;放纵。《宋书·刘瑀传》:“瑀使气尚人。”⑥表假设的连词。假使;如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毛)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蚤:通“早”。颖:指锥尖。)[使命]1. 使者所接受的指令。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2.使者。《宋史·田景咸传》:“每使命至,惟设肉一器,宾主共食。”

天:

①人的头部。《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释:去除。巧故:伪诈。)②天空。王充《论衡·谈天》:“察当今天去地甚高,古天与今无异。”《敕勒歌》:“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穹庐:毡帐。)③在额上刺字的刑罚。《周易· 睽》:“其人天且劓。”(劓:割掉鼻子的刑罚。)④天气;气候。《吕氏春秋·季春》:“行秋令,则天多沉阴。”⑤自然界。《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⑥自然形成的。《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⑦上帝;自然界的主宰。《春秋繁露 ·郊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⑧天命;天意。《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⑨依凭;依靠者。《仪礼· 丧服》:“夫者,妻之天也。”

天涯:

天的边际,喻极远的地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若比邻。”

涯:

①水边;崖。《尚书·微子》:“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津:渡口。)②边际;尽头。《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③止境。袁枚《祭妹文》:“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④方面;区域。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海:

①海洋;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尚书·禹贡》:“(扬州)沿于江海。”也指大的湖泊。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②连成片的同类事物。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③来自海外的。江总《山庭春日》:“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④大的(容器或容量)。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百家之学海。”[四海][海内]古人认为中国为海环绕,所以用来指全国。《孟子·梁惠王上》:“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推恩:施恩惠于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角:

(一)①动物的角。《墨子·经说下》:“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用:以。)《吕氏春秋·仲夏》:“鹿角解,蝉始鸣。”②古代乐器名,多用于军中。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梦回:梦醒。)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形状像角的东西。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④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用于地名。⑤角落,物体两个边沿相接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角龙子幡。”⑥古代量器名。《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⑦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二)jué ①比试;争斗。《尉缭子·武议》:“临难决战,接兵角刃。”②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三音,相当于现代简谱的“3”。③古代的一种青铜酒器,形状像爵。《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zhì)卑者举角。”(觯:酒器名。)

也:

①语气词。用在句末。1. 表示判断或肯定。《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2.表示疑问或反问。《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②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颜回。)③副词。庾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相:

(一)①互相;相互。《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②递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吕氏春秋·疑似》:“为高葆祷于璐,置鼓其上,远近相闻。”③质地;实质。刘峻《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yùn)奇才而莫用。”(髦:俊杰。韫:藏。)[相对]相向。元稹《与李十二夜饮》:“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xìng)犹孤。”(二)xiàng ①察看;仔细看。《诗经·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②占视。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③相貌;形貌。《荀子·非相》:“形相虽善而心术恶。”④辅佐;扶助。《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⑤官名。1.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史记·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贤相。”2.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又使为相。《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仁宗至和二年》:“帝新相文彦博、富弼,意甚自得。”⑥司仪赞礼者。《淮南子·主术》:“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行人:古时的外交官。)⑦选择。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

随:

①跟随。《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②沿着;顺着。《范子》:“圣人之变,如水随形。”③顺应。《淮南子·齐俗》:“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④听任;放任。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⑤追逐;追求。《周易·随》:“随有求得。”(追逐而有所求则必得。)⑥副词。随即;接着。《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殊大惊,随目之。”(殊:非常。目:用目看。)⑦周代侯国名。在今湖北省随县。⑧春秋邑名。在今山西省介休县。


诗文 假使天涯海角、也相随。
释义

假使天涯海角、也相随。

“假使天涯海角、也相随。”诗句出处:《江神子/江城子》;是宋朝诗人虞某的作品。

相逢只怕有分离。许多时。暗为期。常是眉来眼去、惹猜疑。何似总休拈弄上,轻咳嗽、有人知。终须买个小船儿。任风吹。尽东西。假使天涯海角、也相随。纵被江神收领了,离不得、我和伊。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