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京剧之母——徽剧 |
释义 | 京剧之母——徽剧在安徽省的地方戏中,徽剧是古老的剧种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它就在怀宁县石牌一带形成;至清代乾隆、道光年间,逐步走向鼎盛。徽剧在我国的南北戏曲剧种发展演变过程中,承上启下,占有重要地位。北方的京剧,南方的汉剧、婺剧、奥剧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徽剧的影响。其影响之大,几乎遍及全国。 徽剧源于明代的“青阳腔”,它的声调形式可分为乱弹、高腔、昆曲三大类。其中乱弹又居主要地位,有西皮、二簧、吹腔、拔子、花腔杂调等调式。其特点是:滚白滚唱,不仅让戏曲中的人物有倾吐内心积郁与积愤等感情的广阔余地,还给人一种粗犷、豪放、美好的感受。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而又多采,它讲究高台与平台的武功,讲究身段、亮相的雕塑美,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画面的气派等。徽剧不仅个别人物刻画细致,而且很注意集体表演,必要时众歌众舞,显得气势宏伟壮观,场面热闹非凡。 徽剧在安徽兴起后,逐渐向外流传。清乾隆年间,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把徽剧带到当时全国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的扬州演出。徽剧逐渐吸收了各家艺术的长处,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已。因此,从表演内容和表演艺术上,很快超过了其他剧种,赢得了广大的观众喜爱和赞赏。乾隆55年,高朗亭又带“三庆班”进京;接着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相继入京,这就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四大徽班”进京。 对徽剧表演艺术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是老艺人程长庚(公元1812——1882年,安徽潜山人)。他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脱俗创新,卓成一家。他是当时“四大徽班”的总管,他是京都戏曲界的领袖。对徽剧来说。他起了承前的作用;对京剧来说,又起了启后的作用,因此,他成为京剧的开山鼻祖。 建国后,1953年,安徽省成立了徽剧团,一批新人在老一辈艺人的带领下,继承和发展了徽剧,使这一古老的剧种重放异彩。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