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重要文化名胜景观 |
释义 | 重要文化名胜景观(1) 古楼观与老子讲经台。古楼观亦名楼观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楼观道士根据传说认为,楼观台是当年关尹修道、老子讲经着书之地,故称为中国道教的“仙都”与“祖庭”。在这里形成了楼观道派,至今传法不绝,由于这里自然环境幽静,周围是国家自然保护区,经常有游人来此参观。 据魏晋之际出现的道书《文始传》《楼观本起内传》以及朱象光撰《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文始传》和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尹喜传》等道家文献资料,相传在周康王时代,古秦州(今甘肃天水)人尹喜即关尹,曾在终南山北麓(今楼观台处)修道,尹喜自幼聪慧,眼有日精,喜读天文历象周易之类书籍。他不修俗礼,但是善观天象,以其所居之楼观星望气,故其住宅楼被称为“楼观”。周康王闻之,拜为大夫。周昭王二十三年五月,尹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又见“天理星”从“启明星”座一线沿“廿八宿”的“卯星”座而过,(卯星座的方位是秦地)他用易数推理,知此气为吉祥之气,此星是光圣之星,因而必有圣人从东向西而行。于是尹喜在东西交界必经之路的函谷关做令尹,专门等待迎接这位大圣人的到来。七月的一天,只见一位气宇不凡的老人,童颜鹤发,一身仙风道骨,骑着青牛来至关下。尹喜一见知是东方来的圣人老子,急忙拜跪迎接,尹喜执弟子礼,请老子入官舍,停留一段时间后,尹喜便请老子归楼观本宅传道说经,于是老子在古楼观讲授他的道德真经,最后着书五千言,后人名曰《道德经》。老子在古楼观说经的地方,后人称为“说经台”。老子除为尹喜讲道德经外,还授以西升之诀,妙真内解等太清上法、三洞真经、灵宝符图及太玄等法。尹喜接受了老子的传授后,自己也着作了《关尹子》(九篇)以发挥《道德经》的义理。 老子在古楼观传道说经已毕,将欲辞别西行。弟子尹喜恋恋不舍,老子见此情难却,便实言告之说:我必走,我走之后你专心研诵我的《道德经》一千日,即能进入妙境,那时你可在蜀郡(今四川成都)青羊宫见到我。说罢,只见老子带上他的牵牛童子乘驾青牛徐徐升天而去。在楼观台的附近一山腰留下了老子的俗骨肉身,弟子尹喜将老子的肉身葬于西楼观,这便是今天的老子墓。老子升天之后,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整日修道诵经,果然三年之后得道成仙,后来在成都的青羊宫见到了老子。尹喜在青羊之肆会见老子之后,老子乃授喜“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位为无上真人”。后人尊称尹喜为“九天仙伯文始无上真人”。老子复授尹喜以“入方隐文”、“致入景云舆”之术,能分身隐形、升天腾云。从此尹喜跟随老子出西域,“化胡成佛”,老子与尹喜又成为佛道两家共奉的祖师。 现在的古楼观尚保存有文物古迹景观五十余处,如“说经台”、“炼丹炉”、“化女泉”、“上善池”、“吕祖洞”、“宗圣宫”、“系牛柏”、“老子墓”、“道德经碑刻”等等。历代着名文人、游客在这里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题诗、题辞、留名,如李隆基、李白、岑参、白居易、苏东坡、苏辙、韩琪、薛周、欧阳询、赵孟𫖯、高文举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墨迹。今天的古楼观修整的更加壮观清幽,是人们游览的重要名胜。 (2) 太史司马迁祠墓。《史记·太史公自序》谓司马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指陕西省韩城市高门村龙门寨,也指韩城的黄河渡口“禹凿龙门”。今韩城市徐村人传说:司马迁后裔是由南高门“龙门寨”迁到徐村“同居寨”的。这也可证明司马迁生于“龙门”确实是指生于“龙门寨”。 司马迁的祠墓建在高门原的芝川镇东南的高岗上,东临黄河,西枕梁山,南接魏长城,北带芝水,气势雄伟,宛若蟠龙。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司马祠墓始建于四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四年(310),现保存于祠中的刻石六十余通,最早的为北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太常博士知同州韩城县事李奎所写的碑石。碑文有“荒祠邻后土,孤冢压黄河”。可见北宋中叶,太史祠已甚荒凉。北宋徽宗时期对太史祠进行了整修,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1125)韩城县令东鲁尹阳所撰《修太史公庙碑》有云:“栋宇甚倾颓,阶级甚卑坏,埏隧甚荒废”。于是由当地人民集资修筑起“五架四楹之室,又为复屋以宗之。”据专家鉴定,认为现存的寝宫、山门,乃是宋代木结构建筑的遗存。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寝宫中的太史公塑像也是北宋时代的作品,保留至今犹有价值。 明清两代对太史祠进行过多次修葺,才使这个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至今。明嘉靖年间太史祠年久失修,“震风凌雨,飘瓦摧垣,倾楹剥栋,荆楱草莽之间,尽荒废者半,仅存者半。其最下北向之坊,危而当道,行者患之。”当地百姓集四方之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基本上恢复了原貌。清代康熙年间、嘉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地整修过太史祠,在祠前垫起了高大的堂基和“神路”,并用砖石砌成了九十九层台阶,把寝殿、山门等修缮一新。 司马祠的后院有司马迁墓的遗存,传说这可能是衣冠冢,因为传说在高门原上另有司马迁真墓。司马迁墓根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就有。《水经注》云:“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由此大体推知,祠与墓可能同时建起来的。也许是此地先有其墓,然后因墓而建祠。根据传说,司马迁的真墓葬于徐村西南凤凰岭下的凤凰穴上,按旧俗,过去每年清明,其族人还要在那里唱戏以示纪念。笔者1986年曾专程去那里考察,当地人还能指出埋葬司马迁墓的地方,但是可参考的文物资料实在难以获取,这是很值得考证研究的问题。 研究司马迁与《史记》始终是史学界经久不衰的课题,不管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史学家的看法有多少分歧,然而大家对他的贡献都是高度赞赏的。1958年春着名史学家郭沫若欣闻司马迁祠修整竣工,便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文,千秋太史公。”郭沫若诗手迹潇洒奔放,对司马迁的功业做了最全面的评价,今刻石立于太史祠前。 (3) 张良庙与闭谷洞。张良(汉封留侯)庙亦名留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留坝县城北十五公里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此山古树多紫柏,故名“紫柏山”,又山间层峦叠翠,如龙跃云,故又有“龙如山”之称。这里又是汉江支褒河的发源地之一。张良庙依山傍水,座落在褒河支流的两条溪涧交汇之地,背依紫柏青山,左右二水夹流,周围五山(指紫柏、苇陀、青龙、凤凰、紫关五山)环抱,庙内楼、亭、殿、阁错落有致,古香古色,与自然景色交相互映,殿、阁前后,古柏劲松参天,真乃人间仙境。现留坝的张良庙后山留存有“张良避谷洞”,张良庙原是为祭奠张良壁谷而造,渐渐成为道士修道的幽静之地。张良庙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四千二百平方米,楼殿亭阁、厅廊室舍一百五十六间,现存碑刻三十九通,摩崖题字五十一块,匾额五十余面,楹联四十余幅,是陕西省汉中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迹。 (4) 诸葛武侯祠墓与定军山。诸葛武侯祠、墓都建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勉(沔)县境内,武侯墓座落在勉县城南五公里的定军山脚下,因山而造墓,不起坟垅。武侯祠在勉县城西郊与武侯墓隔沔水相望。勉县人民非常崇敬这位蜀相,通常称武侯墓为“爷坟”,称武侯祠为“爷祠”或“爷庙”,经常有人祭祀,“水旱疾疫必祷”,求武侯英灵赐福于万民。 武侯祠据史书记载始建于三国时期景耀年间。景耀六年,习隆等人表请就墓立庙奉祀,以从民望,诏从之,沔阳之庙盖始于此。后世屡经战乱塌毁,现庙系清代重修,民国年间又进行修葺。现祠内存有武侯塑像,葛巾羽扇,俨然仪型,庙内古柏数十株,四面垂翠与画檐朱栋相掩映。在画檐下还保存着不少历史名人的题诗作匾,引人注目的是“诸葛大名垂宇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吊古名言。 诸葛亮墓位于定军山西南麓,地势险要,隔汉江与天荡山对峙,是三国角逐时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屯兵之地。墓园松柏参天、郁郁葱葱,因为是因山造墓,虽无人工堆积的坟冢,但山丘自然高起,亦颇有气势。墓前树一石碑正书“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墓地经常有人祭扫。在墓的前面还建有献殿、大殿等。大概是因为历史已经认定诸葛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代表的缘故,历代官民无不对其顶礼膜拜,而且从未有人来此盗掘文物珍宝。 现存定军山诸葛武侯墓有“真”、“假”二墓之说。人们传颂的武侯大墓后生两株桂树,因称双桂大墓,墓前立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金陵赵健书碑。然而此后来又有人传闻大墓附近另有“武侯真墓”,原来那座大墓是为掩人耳目、以假乱真而虚造的。自是,便生出了真假二墓的疑案。“武侯真墓”前边立有嘉庆四年(1799)陕甘总督松筠所立碑石。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勉地人民历代的传说不可轻易否定,“如因三尺抔土而聚讼不休,强作附会,无甚意义。……举定军一山皆曰侯墓可也,若必求尺壤寸土以实之,凿矣。”(日本19世纪着名汉学家竹添井井所记汉文版《栈云峡雨日记》)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诸葛武侯墓是根据诸葛亮生前遗命葬于定军山而建的。这便引起了后人的许多猜测,做出过诸多解释。有人以“风水”说解释定军山有“五气”,侯墓可绝山脉,盖不足取。还有人以为沔在阳平,其地控三关,当蜀道咽喉,武侯死葬于此,遗灵犹壮山河。此说也不近于历史。更多的史学家从当时的历史形势来分析,认为诸葛孔明晚年力伐中原,六出祈山,在五丈原打了最后一仗,终因积劳成疾未能实现他的抱负,至为遗憾。他遗命葬于定军山,是因为他北伐中原,曾经扎营于定军山,申明军法,筑城峙粮,做到了“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同时还可告示后人兴复汉业,必在汉川。 (5) 孙思邈与药王山。孙思邈,唐人,伟大的医药学家,生于陕西省耀县,长期隐居药王山,采药并研究医术,后世誉为“医圣”或“药王”。药王山位于耀县城东一点五公里处,海拔812米。药王山古称“风孔山”,唐以前称“磬玉山”,民间称“东山”。《耀州志》谓:“山出青石,唐天宝中取为磬,其后郊庙乐遂废泗滨磬。”说明唐以前此山盛产磬玉石;故有“磬玉山”之称。北宋时,药王山称“五台山”,据宋元丰四年(1081)《耀州华原县五台山真人祠记》碑载:华原本京兆属邑,后建而到郡曰“耀”,有山曰“五台”,山峰回环相望者有五,因以名焉。山有五峰,顶平如台,五台各有其名,东曰瑞应,南曰起云,西曰升仙,北曰显化,中曰齐天。为别于长安之南五台,亦称是山为“北五台”。 耀州五台山在隋唐时期本是佛教胜地,唐代建有宝云寺、昭阳庵。昭阳庵为唐太宗姑母昭阳公主出家修隐之地,宝云寺曾是孙思邈隐栖采药之地。据闻,唐贞观年间,孙思邈曾被邀入宫为长孙皇后医治顽症,并治愈了太医们百医不愈的难产症,平平安安地生下了太子,唐太宗极为高兴,欲赐孙思邈以高官,但孙思邈愿为天下百姓采药医病,固辞不受。太宗无可奈何,便封他为“真人”,送以骏马金牌,任其广游名山大川采药行医。太宗对孙思邈不慕名利地位、专心为百姓医病的品德非常敬重,后来,有一次太宗起驾前往玉华宫,路过华原五台山,专门上山拜访了孙思邈,在“宝云寺”前留下了“唐太宗御道”,名传后世。唐武宗灭佛,加之五代之乱,五台山的寺庵遭毁,以后便被道教占据。北宋初年在宝云寺旧址修建了“崇福观”,北宋中叶,嘉祐四年(1059)邑人万俟景游孙真人故宅,见其荒废倒塌而有感,遂筹集资金,基构堂宇,在药王山建起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真人祠”。宋徽宗敕赐真人祠为“静应庙”。在金元时代又建起了显化台(北洞)太玄洞、望仙门、慕真台、聚胜亭、凌虚阁、远门等。 “五台山”改称“药王山”是晚清由民间传倾而成俗的,先敬称孙思邈为药王,继之因是药王隐居之山故称“药王山”。光绪二十五年(1899)《陕西全省舆地图》以“药王山”载入版图,历代习称延续下来。 药王山林地面积六百余亩,其中柏林三百零三亩,成型古柏万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三十株,尤其是相传药王手植之柏,高13.5米,腰围3.95米,挺拔粗壮,据专家鉴定柏龄在一千三百年以上。满山野药材二百二十九种之多,占全县药村种类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金山现存磬玉石雕刻的牌坊十二座,都题有匾额与对联,启发后人,叹为观止。药王山现存最古的建筑是金代大殿,始建于宋嘉祐四年(1059),金大定九年扩建,明柱悬梁,斗拱丛集,浑厚古朴,经过明代大地震的考验。1985年建成南庵碑廊,收藏历代遗存的碑石三十余通。有北宋元丰四年(1081)、金大定九年(1169)重刻《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碑》、宋崇宁三年刻《盛德年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词》碑、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御书《题褚慧龙章云篆诗文碑》、元复刻《唐太宗赐真人颂》、《孙真人福寿论》碑及明刻《龟蛇》二字碑等。在南庵元代大殿的东西两壁上绘有《帝后出行图》,全国各类人物十二组,八十余人,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是研究元代壁画的艺术珍品。 北洞正门是“一天门”,门内即是“药王大殿”,殿内一派古气雅韵,道骨仙风,玄妙飘逸,令人神往。大殿中央端坐着明代嘉靖年间塑的孙思邈彩色雕像,高三米,慈祥和善,威严可亲,经常有人来此焚香求药,希冀延年受福。药王山还有“医方碑亭”、“海上仙方”等名碑,还有十大名医塑像、洗药池等重要历史文物。药王山石刻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山被陕西省列为第一批风景保护区。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