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苗族的吹枪 |
释义 | 苗族的吹枪这是云南麻栗坡苗族同胞所喜爱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现在,他们使用的吹枪分竹、木两种。竹枪是用薄竹制成,其竹节要在1.2米以上。口径为1厘米至1. 5厘米,竹管的大小与口径相差适度。木枪用通花杆制作,大小与竹制的相同。两种吹枪都有护木,大小与枪管相宜,便于手握。吹枪的弹丸是用粘泥搓揉而成的,以黄泥最佳,其次红、白泥。选用泥巴有一定要求,要用没有杂物的干净泥巴,最好还要经过消毒处理,忌用污泥。泥巴的干潮程度以能搓揉成团为准,大小也与枪口相适,太大则不易吹出,太小则力度不够,准确性也差。 吹枪时,每人还要准备一条毛巾,随时揩除吹枪后沾在唇旁的丸泥;另外准备一只口缸或水壶,以便根据需要向枪管内喷射适量的水,增加枪管的润滑度。吹枪的姿式有立姿、蹲姿和跪姿三种,一般以立姿为主。立姿要求两脚自然站立,两手分前后握住枪身自然伸平。瞄准时先将枪管自然调节在一个平面上,再将前管口上沿中心对准目标,即可吹射。吹射时先深吸一口气,憋住气瞄准后再将泥丸从枪管中吹出,吹气时要凝聚、集中、使劲,其各动作要连贯协调,配合一致。 苗族的吹枪原是一种猎鸟的武器。相传三百年前,苗族的罗氏祖罗咪平率全家从贵州迁徙到云南麻栗坡一带垦荒谋生。由于当时人烟稀少,每年栽种的庄稼贯受野兽和雀鸟的糟踏,而他们又没有火药枪等先进的火器来对付兽鸟的侵害。于是,祖先罗咪平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制作了弩箭对付野猪等较大的野兽,这样一来庄稼基本上保住了。可是有一年将临丰收季节,天气突然恶化,一群群鸟雀把庄稼全部啄吃,他们全家只能忍受饥饿渡过寒冬。第二年开春,罗咪平的全家像往年一样春耕夏种。这时罗咪平想起去年的痛苦,不觉得有些心酸,于是他下决心一定要想个好办法来对付鸟害。据说他后来在神灵的启示下,利用本地产的一种木本植物叫通花(苗族称“勒”),又根据火枪和气压的原理制作了“盏炮”,即吹枪,终于对付了鸟害。以后他又发现一种竹节较长的竹子——薄竹所制作出来的吹枪更准确、更有力,于是薄竹枪取代了通花木枪。 现在,鸟类已作为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吹枪猎鸟的作用已经消失,而变为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保存下来。在1989年4月举行的文山州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麻栗坡的吹枪还作了精彩的表演。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