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诗句出处:《安州老人食蜜歌》;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注释】:
诗文 |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 |
释义 |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诗句出处:《安州老人食蜜歌》;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注释】: 三: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吴:①喧闹;大声说话。《诗经·周颂·丝衣》:“不吴不敖,胡考之休。”(敖:同“傲”,傲慢。胡考:寿考。休:吉祥的征兆。)②大。《楚辞· 九章·涉江》:“乘舲(líng)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舲:有窗的小船。上:溯流而上。沅:水名,在湖南。齐:齐举。榜:桨。汰:水波。)③古国名。1. 周太王长子泰伯的封地,在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国语·吴语》:“吴王夫差起师伐越。”2. 三国时孙权所建国名,拥有长江中下游及今福建两广及越南北部和中部。《三国志·吴书·吴王传》:“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3. 五代十国之一。杨行密受唐封为吴王,在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北等省部分地区。④泛指我国东南部。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欺:藐视。)月:(一)①月球;月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潜《归田园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从朔至晦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李贺《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⑤指妇人的月经。王建《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诞:助词。弥:满。厥:其。先生:初生。达: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域国名。 (二)ròu 同“肉”。古乐府《孤儿行》:“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肠:指小腿肚子。)如:①顺从;依照。《左传·僖公十五年》:“唯所如之,无不如志。”李朝威《柳毅传》:“毅如其言,遂至其宫。”②往;到……去。《汉书·燕王传》:“田生如长安,不见(刘)泽。”③似;像;如同。《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及;赶得上。《论语·公冶长》:“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⑤奈。“如……何”,相当于“奈……何”,把……怎么样。《孟子·滕文公下》:“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薛居州:人名,宋臣。)《列子·汤问》:“其如土石何?”⑥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渴。”⑦连词。1. 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2. 相当于“和”。表示并列。《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大夫:官名。)3. 相当于“而”。表示转折。至于;却。《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相当于“或者”。表示选择。《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怎。方六七十:指纵横六七十里。邦:诸侯封国。)⑧助词。形容词后缀,相当于“然”,表示“……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如]也作“弗如”。比不上。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伯禹:大禹。)汤:(一)①热水;沸水;开水。《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②中药汤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医有俞跗(fū),治病不以汤液醴洒。”(俞跗:人名。醴洒:药酒。)③带汁水的菜;食物煮后的汁水。王建《新嫁娘词三首》之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④商朝第一个君主名。又称成汤。《韩非子·奸劫弑臣》:“汤得伊尹,以百里之地立为天子。” (二)tàng 同“烫”。用开水或热水浇、泡。《山海经 ·西山经》:“汤其酒百樽。” (三)shāng [汤汤]1. 水大的样子。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2.广大无际的样子。陈子昂《春台引》:“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汤汤。”3.流水声。王禹偁《潘阆咏潮图赞》:“汤汤潮声,与诗名俱。”4.琴声。贾至《宓子贱碑颂》:“鸣琴汤汤,宓子之堂。” (四)yáng [汤谷]即“旸谷”。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处。屈原《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老:①年岁大。《诗经·邶风·击鼓》:“与子偕老。”(偕:一同。)《老子》第十八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②衰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③老年人。《战国策·齐策》:“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特用于对资深长者的敬称。《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慭遗一老。”(慭yìn:愿)④老死;终老。死的讳称。张溥《五人墓碑记》:“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⑤敬老,养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⑥熟练,有经验。欧阳修《为君难论》:“其父奢,赵之名将,老用于兵者也。”⑦对公卿大夫的总称。《左传·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请帅王赋。”也指大夫的家臣《论语·宪问》:“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孟公绰:鲁大夫。赵魏:都是晋国的世卿。)⑧告老;年老退休。《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祁奚:晋大夫。)⑨年久的;历时久远的。原来的(与“新”相对)。方苞《狱中杂记》:“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⑩陈旧的。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11)前缀。用于称人、排列次序和某些动植物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人心:①人们的心愿。《易·咸》:“圣人感~~,而天下和平。”②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我亦欲正~~、息邪说距波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心:①心脏。《淮南子·原道》:“心者,五脏之主也。”②通常指思维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③挂怀;关心。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两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乎其民者也。”(乎:于。)④中央;中心。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湖月生湖心。”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吕氏春秋·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尾中。”[心腹]1.要害之处。《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2. 亲信的人。似:①像;类似。《庄子·山木》:“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古诗《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②似乎;好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天似启之。”晏殊《浣溪沙》:“似曾相识燕归来。”③给与。韩愈《谁氏子》:“写吾此诗持送似。”贾岛《剑客》:“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④介词。引进比较对象。刘克庄《风入松》:“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⑤通“嗣”。继承;延续。《诗经·大雅·江汉》:“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双:①两个;一对;成双的。《三国志·吴书·吴主权》:“权投以双戟。”②偶。与“单”相对。《宋史·礼志十九》:“只日视事,双日不坐。”(只:单。视事:办理公事。坐:指坐堂办公。)③匹敌。《史记·淮阴侯列传》:“至如信者,国士无双。”龙:(一)①我国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头有角,身有鳞。有脚可走,无翼能飞。《周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田:指地上。)②帝王的象征。杜甫《哀王孙》:“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高帝:汉高祖。隆准:高鼻梁。)白居易《长恨歌》:“天旋日转回龙驭。”③八尺以上的马;骏马。张衡《东京赋》:“龙辂充庭,云旗拂霓。”(辂:天子的车。云旗:很高的旗。霓:副虹,借指空中。)④指杰出的人才。《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⑤二十八宿中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⑥十二生肖之一。[龙钟]1. 衰老、疲惫的样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2. 潦倒、不得意的样子。白居易《别微之于澧上》:“莫问龙钟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3. 泪流纵横的样子。蔡邕《琴操》下:“空山歔欷,涕龙钟兮。”(歔欷xū xī:哀叹抽泣声。)4.踯躅难行的样子。 苏颋《晓发方骞驿》:“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蹴cù:践踏。)(二)lǒng 同“垄(lǒng)”。①冈垄。《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贱丈夫:指贪利可鄙的男子。龙断:断而高的冈垄。)②独占利益。《艺林伐山》:“私富贵之龙断。” (三)chǒng 通“宠”。荣耀。《诗经》:“何天之龙。”井:①水井。《击壤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汉书· 货殖列传》:“擅盐井之利。”(擅:专有。)②井田。《天工开物·作咸·井盐》:“盐井周围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③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④人口聚居地;乡里。《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史记·刺客列传》:“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井田]相传我国殷周时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方里:纵横各一里。)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