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不以爱憎匿善 |
释义 | 不以爱憎匿善·刘义庆· [选自《世说新语》]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举荐人才,出以公心,乃是我国自古以来讴歌的美德,在《左传》、《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世说新语》中的这篇短文,也是褒扬这种秉公举贤的高尚情操的。但这篇短文又不像一般史书那样重在记事,它着力于写人,写人的神采风度,读后韵味无穷。 郗超不以爱憎匿善,具体表现在对谢玄的举荐上。本文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它开头一句便写郗超与谢玄相处不好,接着写苻坚大军压境,晋朝危在旦夕,在这危难之际,派谁统帅部队去抵抗强大的敌人,是直接关系朝廷社稷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谢玄是统帅的人选,但朝廷中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就把郗超放在了一个特定的情势下。作为平素与谢玄不和的郗超来说,如何表态,可以说是对他个人情感、胸怀、思想境界的一种检验。郗超的不同凡响的表现是,他根据以前对谢玄的观察了解,力排众议,鲜明肯定地举荐谢玄:“是必济事。”并根据自己在桓宣武府与谢玄共事,看到谢玄知人善任的长处,推论断定谢玄“必能立勋”。郗超的斩钉截铁的肯定语气,充分地表现了他对于人物的品评,不受个人情感的左右。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的情况下,郗超倘若稍有私心,且不说他施加攻击,就是他不表态或出语含糊,都可能使谢玄不能当选。但他却斩钉截铁地肯定谢玄。这种面对一个一向与自己不和的人,能这么公正、客观、事实求是地去推荐他、品评他,实在是难能可贵。郗超之正直秉公的品格,坦荡开阔的胸怀,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这篇短小笔记,用的是白描手法。“郗超与谢玄不善”,只是交代郗超与谢玄的不睦关系,接着又写国家形势,朝廷议遣谢玄北讨,人们众说纷纭,也是交代,目的是写明郗超举贤的一种特定情势。然后记叙郗超的一段话:“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从此推之,容必能立勋。”这是全文的重点,是刻画人物的用墨所在。这段话完全是平平实实的记录,作者既没有描写说话人的神态,也未刻画说话人的内心活动。然而,就是这平实无华的语言,让读者品味到郗超这个人物的神韵。最后记述征战告捷,人们都叹赞郗超有先见之明,更加赞扬他不以个人爱憎而埋没别人长处的高贵品格。 没有铺张的描写,也没有旁加的议论,只是通过特定环境下的人物的语言,就把人物的精神世界刻划出来,栩栩如生。这种言简味永的艺术境界,完全可以与诗的境界相媲美。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