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苏轼《白水山佛迹岩》 - 宋山水诗赏析 |
释义 | 苏轼《白水山佛迹岩》 - 宋山水诗赏析苏轼《白水山佛迹岩》宋山水诗鉴赏 苏轼
北宋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广东惠州市)安置; 十月二日到惠州贬所,十二月十二日游览白水山佛迹岩,作了此诗。白水山有汤泉和九龙潭,山顶有佛迹岩,位于惠州西北约十八公里处,属罗浮山支脉。罗浮山为我国名山之一,大小山峰四百余,海拔一千二百余米,由罗山与浮山组成,方圆百余公里,景色奇秀幽深,为道家胜地。苏轼《记游白水岩》云: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温泉),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关于罗浮山和佛迹岩的来历,在民间有种种传说。这引起了诗人的兴趣,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遂写下了一篇传世的杰作。 在遥远古老的年代里,海上的蓬莱仙山忽然失去一段,飞来与惠州的罗山靠近。诗的起笔便进入神话世界,充满神奇色彩。飞来的山峰在水上浮着,犹若大鹏伏蹲,气度非凡。它的山脉延伸若大鹏垂天之翼,与原来的罗山碰接,引起巨大的震荡,峰峦动摇不定。当地的神工们急忙操作鼓风炉,将岩石融化为石浆来补缀两山间的缝隙,使它们牢固地连接。诗人善于布势,概括了罗浮山整体形成的过程,以下便分写罗浮胜景白水山和佛迹岩,转入本题。白水山的山泉由山顶蜿蜒向下奔流,水呈乳白色。诗人想象这必定是两山将合之时,许多缝隙中流出的乳白石浆。它有如美酒一样醇美甘冽,当时天帝满觞酌饮,并将余沥分赐土地小神。土神一饮而醉,峰峦涧谷尽都欢呼鼓舞。这巧妙地描写并赞美了白水山。山上的佛迹就更神奇了。山上确有数十个巨人足迹,散乱在岩石之间,深的有二寸许。诗人以为,当神工们融化石浆补缀两山,石浆尚未凝固时,佛祖前来观赏,在岩上迈动小步疾走,于是留下散乱的足印。远古的巨人汪罔氏,也来踏着佛祖的足迹走动。这位巨人的足比起佛祖的小多了,足踏下去还盖不住佛祖的足大拇指。我们可以想象这佛迹有多大! 以上的描述都属神话传说。作者以“青莲虽不见,千古落花雨”,承上启下,使诗笔转向现实景物。据佛家传说: 佛祖说法,感动天神,诸天雨各色香花,于天空中缤纷乱坠。佛祖的莲台固然不能想见,然而白水从佛迹岩上奔下,水珠四溅,很象缤纷的天花乱坠了。白水自山顶历经九折九潭,突兀奔泻,犹如万马飞腾、雷辊电闪,大有楚霸王力战章邯秦军的声势。最下的潭水碧绿,深不可测。这里被淹死的人从未浮上来,尸体无处寻觅。所以苏轼猜想: 此潭可能与水神的宫殿相连,神秘而不可知,以致“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这是苏诗名句。宋代蜀人唐庚说:“东坡诗叙事言简而意尽。……言‘渴’则知虎饮水而招灾,言‘饥’则蛟食其肉矣。” (《唐子西文录》) 以上二十八句诗为一段,其中先总写罗浮山,后分写白水山与佛迹岩,层次分明而又互相勾连为一体。作者善于引入神话,富于夸张,将自然物写得神态生动而具有个性,将一切景物都染上神奇色彩,展示了瑰丽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想象。所以清代学者纪昀认为这一段诗“奇气坌涌,无一语不警拔”,“入得天然,纯乎化境” (《苏文忠公诗集》卷三十八)。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述自然景物后,第二段展开了主体抒情。 既然这里的山水神奇惊险,令人骇异,而作者在抒情时却用了轻松活泼的戏笔,使诗的氛围发生变化,突出了东坡先生处逆为顺、与险恶环境战斗的精神。诗人说他是醉后来到此地,在潭边濯足,有意戏侮一切神奇、宏伟、森骇的东西,意态傲然。这似乎激起了山神鬼怪的愤怒,顿时回风卷起水珠有如飞雹或强弩,扑打过来。东坡先生泰然地劝告神鬼们莫要以恶作剧来报复,因为他已是朝廷迁谪的罪人,只有一条微命,无所畏惧了,所以应该两相修好。他还表示很喜爱此地,将有终焉之意,希望神鬼们能谅解并给以方便:使白水变成春酒,相互饮乐; 用山上的葱茏之竹连接起来制成水槽, 引水灌溉药圃。 黄精又名黄芝、救穷草、野生姜,多年生草本。道家以为它得坤土之精粹,久服则身轻延年。苏轼准备种植黄精以养生益寿,对付逆境。后来,他果然在岭海度过了艰难岁月,终于北归了。这首诗是在苏轼遭受第二次重大政治打击、身为罪人之时作的。诗有神奇壮丽的景色,变幻莫测的章法,自然奔放的气势、浪漫主义的想象,充满奇情壮采,使人读之动魄惊心,表现了诗人乐观放达的人生态度,毫无衰惫之气。这首诗是宋代山水诗的奇气兀傲之作,洋溢其中的这种乐观旷达的“东坡精神”,会给处于逆境的人们以力量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