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胡世将《酹江月》 |
释义 | 胡世将《酹江月》胡世将《酹江月①》胡世将 胡世将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②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③。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④。塞马晨嘶,胡笳夕引⑤,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⑥,只数汉家三杰⑦。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⑧。朝议主和。阃外何人回首处⑨,铁骑千群都灭⑩。富平之败。拜将台敧(11),怀贤阁杳(12),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释 ①酹江月:即《念奴娇》,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句而得名。②兴元:兴元府,治所在南郊(今陕西汉中东)。使院:指川陕宣抚使官署。赤壁韵: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韵。③沉陆:即陆沉,指土地沦陷。一范一韩:指范仲淹和韩琦,他们都曾守卫西北边境,抵制西夏侵扰。④长安:指代北宋都城汴京。关西:函谷关以西。⑤引:吹奏。⑥三秦:秦亡后,项羽三分关中,以秦将章邯为雍王,在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在咸阳东;董翳为翟王,在上郡,合称三秦。⑦汉家三杰:指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张良、萧何、韩信。⑧百二山河:指关中的地势险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君门:指南宋朝廷。六师:六军,指南宋军队。⑨阃(kǔn)外:朝廷或京城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⑩“铁骑”句:作者下注云“富平之败”。高宗建炎四年(1130),张浚率军在富平(今甘肃灵武县)与金兵交战,宋军大败,史称“富平之战”。(11)拜将台:指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高台,遗址在今汉中南郑县南。敧(qī):倾斜。(12)怀贤阁:宋代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楼阁,遗址在今陕西凤翔东南。 鉴赏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金派重兵侵犯中原,金将撤离合率军攻入关中,汴京告急。时胡世将任川陕宣抚使,率领陕西诸军与金浴血奋战,在六、七月份,取得了局部胜利,初步遏制了金兵的急剧攻势。中原地区,韩琦、韩世忠、岳飞等主将也在全力抵抗,力挫金兵,暂时缓和了战局。但是国家的整体形势依旧严峻紧迫。到了八、九月份,朝廷内部投降派占了上风,南宋步步退让,不仅谪贬、罢免了大批爱国志士,甚至将淮河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拱手让给了敌人。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当时敢于以诗词表达对朝廷不满的,首推岳飞的《小重山》,但所继者甚少,胡世将却能旗帜鲜明,确实令人崇敬。他痛恨议和祸国,感愤朝廷的软弱,这首词充满了怨怼和愤懑,是一首当之无愧的爱国之作。 作者开篇交代了当时的局势:中原沦落,汴京失陷,国家丢失了函谷关以西的半壁江山。现在还会有一范一韩这样的英雄来保卫国家、收复失地吗?想当年,范仲淹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抵御西夏,巩固边防,使边地平安。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还提到:“(范)仲淹与韩琦协谋,必欲收复灵夏横山之地,边上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在这里,作者对能臣贤将寄予了深切的希望,这也反映出当时国家缺少良臣的现状,透露出作者出对朝廷任用奸佞、残害忠良的不满。“应不见”“抛却”之语暗含讽刺,折射出作者的沉痛心情。 “塞马”三句是写作者的战斗生活:清晨骑着战马出征,傍晚伴着胡笳归营,年复一年,直到发白如雪。这一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将士们的艰苦和不易。其实他们没有怨言,他们认为这是使命,但是令人悲愤的是:奸人当道,祸国殃民,令爱国者壮志难酬,最后“等闲白了少年头”。 接着,作者开始回忆“三秦往事”,这是由当时关中的局势引发的。遥想当年,刘邦任用“汉家三杰”,一举击破了项羽,主宰了关中之地,而今形势却为何变得这般狼狈不堪?作者此时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一方面企盼再次有这样的时机,收复关中;一方面又表达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刘邦尚且需要“三杰”辅佐,而眼下的南宋还有几人可以有此“殊荣”? 下阕作者分三个层次剖析现状:首先,指出关中本是险要地形,当年秦兵二万可当诸侯百万军,无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六师不发”下作者有自注云:“朝议主和。”)矛头直接指向了议和的朝廷。接着,回忆“富平之战”,作者是想让人们记住那次血的教训,可惜现在朝廷只会退缩,早已麻木不仁。最后,追溯韩信与诸葛亮两位先人,喟叹徒有人才,却不被重用的现实。“拜将台”“怀贤阁”一直是文人志士仰慕的地方,陆游《感旧》诗记南郑两个胜迹,就是“拜将台”与“武侯庙”。“惨淡遗坛侧,萧条古庙壖”自注:“拜韩信坛至今犹存。沔阳有蜀后主所立武侯庙。”《苏轼诗集》卷四有诗题曰:“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拜将台与怀贤阁现以一“敧”一“杳”,都是暗寓“时不我予”“时无英雄”,我们从中看到了议和派的丑陋嘴脸。结尾处作者已是出离愤怒,“空指冲冠发”。但是“阑干拍遍”,却无人理会,只有空中明月。这是何等沉郁、凄凉! 这首《酹江月》格调沉郁,气势雄浑;运用典故,不著痕迹;直抒胸臆,吐露爱国之音;激扬慷慨,充满了痛楚和悲壮。让读者看清了那段屈辱的岁月,震撼人心。(张雅莉) 链接 宋时资望极高的殿学士。诸殿大学士、学士总称殿学士,包括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学士,及曾置而改名的文明殿大学士、学士、紫宸殿大学士、学士,宣和殿大学士、学士等。殿大学士之名,始见于唐景龙二年(708)所置集贤殿大学士;殿学士之名,始于南朝陈所置德教殿学士。端明殿学士,始设于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其余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观文殿为隋炀帝时殿名),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等,皆为宋朝创置之职名。至南宋时常除者,有观文殿大学士(从二品)、学士(正三品),资政殿大学士、学士(正三品),端明殿学士(正三品)。存其名者有保和殿大学士、学士(正三品)。诸殿学士无职守,资望极高,有出入侍从、备顾问的名义,实为宰相、执政官以及翰林学士解职后所带职名。保和殿(旧为宣和殿)学士,初为宠驸马都尉而特设之职名。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