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群兽过河 |
释义 | 群兽过河根据佛教神话传说,释迦牟尼的前生——那时他还未成佛,只是菩萨,曾一度身为鹿王。而鹿作为美丽、温柔、善良、慈爱的象征,是佛教文学经常赞美的对象。例如“鹿王”的故事(见《六度集经》第十八,三国吴·康僧会译)表示的是鹿王对于群的爱和幼小者的爱,“鹿夫妇”的故事(见 《佛来行集经》卷第五十一,隋 ·阇那崛多译) 称颂的是对于子女的爱,“鹿母” 的故事 (见《佛说鹿母经》,西晋·竺法护译) 赞扬的是鹿母的舍身救子,志节丹诚。类似的描写,佛经里很多,都很真挚动人,体现了佛教善良、慈悲的基本精神。 本篇实际上是宣传大乘佛教“六度”之一——布施度的精神。 大乘佛教认为: 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所以它提出了 “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建立佛国” 的口号。为实现这一目标,大乘佛教把 “六度”作为修习的主要内容。“度”是梵文“Paramita”(波罗蜜多) 的意译。“波罗蜜多”,又译作 “度彼岸”、“到彼岸”、“度无极”。“六度”,也译作“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意谓用作由生死此岸渡人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六度的具体内容是: (1) 布施度 (檀那); (2) 持戒度 (尸罗); (3)忍辱度 (羼提); (4) 精进度 (毗梨耶); (5) 禅定度(禅那); (6)智慧度(般若)。而 “布施”作为六度之首,是佛家更大力宣扬的。布施是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使自己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佛教讲“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拢一切众生苦”(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其对象是 “众生”,这就大大超出了人类的范围,因为 “众生”指所有 “有情识者”,于是飞禽走兽、虫豸鱼虾均属之列了。因此,在大乘经典中有大量的诸如倾家施财、慈悲救生、投身饲虎、舍身救鸽,乃至太子 (释迦牟尼未成佛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不仅献出自己的国家、田园、妻子,而且还自杀身死,献出自己的四肢五脏给他人的寓言故事。这是一种对坚毅的自我牺牲的道德行为的大力赞颂,体现了佛的崇高、勇敢和伟大。而 “群兽过河”正是这些真挚感人的寓言故事中极为精彩的一则,它的主题正是宣传佛为了大众利益,不惜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文中 “大身多力鹿” 即指鹿王。所谓“大身”是相对 “丈六之小身”而言的。佛经里讲通常化身佛的身量是一丈六尺,但既是化身佛(指佛为随缘教化和超度众生的需要而应化显现的身形),就该是应需而化的,佛之身形有时能遍满虚空,这就叫 “大化身”,即 “大身”。“大身”、“多力”用作鹿的定语都是赞美之词。 本篇所贯穿的中心线索是 “渡众生达彼岸”。每一物均有所喻指: “诸禽兽”指芸芸众生; “三边”指 “生死” 的境界,佛家称“此岸”; “野火”则指生死诸苦; “一水” 则指烦恼,佛家认为这是产生诸苦的根源。要从有生死境界的此岸达到熄灭了 “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最高境界——涅槃彼岸,必须跨过业烦恼的中流。而一般众生虽为“火”所逼,受尽痛苦,却渡不过中流,难到对岸,“逃命无地”。这个历史的使命就神圣地落到了菩萨——大身多力鹿的肩上,因为,根据佛经的宣传,释迦牟尼先修菩萨行而后在娑婆世界作佛,其使命就是度诸众生。为了这个伟大的目的,他献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乃至生命。 故事很短,但却蕴含了大乘佛都最基本的精神思想,对佛陀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境界作了高度的赞颂。从宣传佛教教义这个角度看,实属上乘精品。同样的内容在其他经中也还有出现,如三国吴·支谦译的 《撰集百缘经 ·佛垂般涅槃度五百力士缘》,也可见佛家对这方面的宣传是很重视的。 这个故事是以佛的谈话形式出现的,这样的形式在佛经里很多,大多为佛与其弟子在一起,在师徒之间讲述佛理、佛义之时,佛常引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达到说法、传教的目的。有的故事是到最后才点出主要人物是谁,有的则在故事中就标明了谁是主角,本文即属此,所以文中有“我”,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一个故事。 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精练而生动,情节逼真而感人。试看:大身多力鹿“以前脚跨一岸,以后脚踞一岸”,一“跨”,一“踞”两个动词,多么精练,何等生动!活生生地向人们展现了一幅鹿王以身为梁,舍身救众的图画。当我们读到“皮肉尽坏,以慈愍力,忍之至死”时,已被鹿王的这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而深深打动,而鹿王在精疲力尽的境况下,还忍着最大的痛苦,救了最后一只小兔,然后,“脊折,坠水而死”,这步步展开的情节,把人们对鹿王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赞赏,引向了最高点。 如前所析,整个故事的中心线索是“渡众生达彼岸”,而这又完全是喻指的。全文所有的喻指对象都很形象,而又准确,这样就非常概括地表达了作者的本义,达到了佛家的目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