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第一节 如何理解文章
释义

第一节 如何理解文章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词语的含义: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1.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中多义词的含义,是指在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含义,它是在具体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所以,要分析理解它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具体的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那么,什么是语境呢?在阅读中,指的是读物的言语环境,包括书面语言运用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场合、题旨、上下文等。如:
        司马迁的确能够贯穿经传、整齐百家杂语,成一家言。他明白“整齐”的必要,并知道怎样去“整齐”。这实在是创作,是以述为作。(全文见1985年全国高考题)
        文中“整齐”的意思是:
        A. 剪裁文章,使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
        B. “整”指内容的条理性;“齐”指体例的一致性。
        C. 对材料加以取舍和剪裁,使结构完整,体例划一。
        D. 指按一定的标准取舍材料,建立自己的体系。
        E. 整理材料,并进行加工,使人物栩栩如生。

        答案为D。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整齐”有四个义项: ①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②使整齐③外形规则、完整④大小、长短相差不多。显然,没有一个义项是可以搬过来的。但它在这里的语境意义又和它的基本意义有联系: 它在这里作动词用,和义项②一致,“取舍材料”,“建立体系”等,也都含有“使有秩序”、“使有条理”、“使完整”的意思,这就和义项①、③联系了起来。
        2.词语的指代义(包括非指代词的指代)。
        使用指代词的目的是为了使行文简洁,在文中使用很多,而且运用很灵活,它可以代词、短语、句子甚至整个段落。如果对指代词的含义不弄清楚,就会误解文意。要明确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在指代词的前面,但也有少数在指代词后面的,要注意分析。如:
        我极其盼望,并且感到有这样的需要,将来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这样”指代的内容为划线句)
        (2)找出所指内容后,不能完全照搬全句,有的甚至根本无原句可搬,需要加以概括,既无多余,也不漏脱。如:
        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之”应是指代“革命时期急速变化的情况”)
        (3)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指代词的位置中,看是否合适。
        以上谈的是指代词的指代,而非指代词的指代涉及的内容更广泛。解题时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从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清语脉,确定指代的内容。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首先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然后在课文上下文里寻找它们所指代的内容,再进行概括,“惨象”指“三·一八”惨案,执政府虐杀群众;最后代入原文检验)
        3.词语的情境义。
        所谓情境义,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意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这种词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推断这类词语的含义,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理解词语的原意,因为词语的情境意义总是在原意的基础上或引申,或比喻,或借代,或反语等而形成的。如: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这句话中的“慈祥”原意是“慈善安祥”,文中用作反语,故应释为“残忍”。
        (2)把握词语情境义产生的类型,是修辞形成的,就根据修辞去推断它的含义,是引申形成的,就理解原意,然后结合语境加以概括明确。如:
        “用不着惊动警察老爷,”侍者说,嗓音油腻得像奶油蛋糕……
        这句话中的“油腻”属于通感用法,意思是“浑浊”。
        (3)联系作品或语句的背景材料。如:
        他(司马迁)觉得已经身废名裂,要抒发心中郁结,只有这一条道路。
        句中为什么将“败”改为“废”?联系司马迁受宫刑的遭遇就不难理解了。
        4. 词语的表达作用。
        理解词语的高要求是揣摩词语的表达效果,即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句中的表达作用。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行不行?其主要作用有: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状物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和具象性作用。如:
        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
        加点词不仅起准确的作用,更有形象性的作用,表现出大水的气势、声威。
        (2)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如:
        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
        “母亲”一词渲染出一种十分亲切的意味和诚挚热爱、自豪的思想感情;而“伟力”则突出了作者为长江壮丽而倾倒的感情。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用词在表达概念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例如“错误常常是成功的先导”中的“常常”就使表达更为严密了。
        
        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揭示段意,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揭示文章脉胳层次的语句。具体地说,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1. 抓首句。
        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如果是记叙文段,首句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
        例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别致”二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点。
        又如《荷塘月色》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文眼。游荷塘也好,赏月色也好,忆江南也好,都反映了作者不宁静的心情。
        如果是议论文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
        例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它是该段的分论点。
        如果是说明文段,首句则往往是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三段的首句“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2. 抓中心句。
        语段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例如《琐忆》首段中的“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又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一段中写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作者从小时候读《荔枝图序》产生的疑惑自然引出说明对象,具有总挈全文的作用。
        3. 抓转承句。
        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
        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
        又如:
        看人脸行事和给人脸看,历来不足为奇。王熙凤就是根据人的“有脸”“无脸”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在新社会这种人少了,然而看人的脸而定自己的态度的人,或凭自己的“功劳”和“老脸”,依仗“我还有点权”,“不看佛面看僧面”的人,或“不要太不够意思,打狗还要看主人”的人,也不能说已经绝迹了。现在,凭脸面办事的现象仍然存在。“有脸的”,有些不正当的事能办到;不凭脸面,合理的事,正当的事也要被刁难,也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尴尬局面。
        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伸手太长,次数太多,死要脸面,脸面反而丧失殆尽。
        上述划线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这语段分为两个层次。
        4.抓点睛句。
        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风景谈》在每幅画面后面加上了一句或两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文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5. 抓警句。
        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节: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划线部分内涵丰富,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 沉默到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 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 既充满愤激之情,更饱含深情急切的呼唤。
        又如《包身工》最后一句话: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 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这组句子既蕴含着作者对万恶的黑暗社会的无限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警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不仅可以起到发人深思、动人心魄、催人奋起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
        6. 抓矛盾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一部分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些话表面看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悲愤之情。
        又如《孔乙己》最后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7. 抓感情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
        例如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的一段景物描写: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说“风儿”而不说“风”,就有“轻柔”之感。“飒飒响着”,我们从“动”中感到的是“静”。“和暖”、“温柔”,本身就有鲜明的情调色彩,“嬉戏”,更是生命力的外观。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总的“情感基调”: 静穆中又有生气,朴素中不乏温暖。
        8. 抓特殊句。
        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的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点,才能够准确理解句意。
        例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开了裂”都是后置的定语,分别修饰“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无路,沦为乞丐了。
        9. 抓修辞句。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表情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
        例如杨朔《荔枝蜜》的结尾“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是一种隐喻,阅读时很容易在字面上滑过去,误以为实写。其实这句不仅仅是写一个梦,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要向蜜蜂学习,具有蜜蜂那样的精神和品质,做一个像蜜蜂那样的人。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荔枝蜜》的中心思想了。
        又如《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的那一段,比喻叠出,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新颖生动。
        10. 抓结尾句。
        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例如巴金《灯》文的末一节:“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它正是《灯》的写作目的和主旨所在。它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感情。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灯》的象征意义,不难理解文章安排结构的特点。
        又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热爱之情。
        
        三、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
        
        1.“辨别”、“筛选”、“信息”的含义。
        辨别,就是做到区分有关的与无关的、主要的和次要的、关键的与非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与材料。筛选,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 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味重要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东西等。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等。“重要信息”指的是关键性词语、中心句、关键句、主旨、结构、基本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2. 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方法。
        (1)重要信息常与位置有关。
        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写作的目的,常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段意中心常在段的起始句与归结句;作者的情感态度,主要在抒情议论处;复句中心意思在第一层次,偏正复句语意重点在正句,而长句语意在主干;此外,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常是作者所要强调的,或者表明文章脉胳层次的,所以要特别注意。
        (2)各种文体的语言特点不同,搜索筛选的着重点也不同。
        说明文简洁准确,要注意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对这些概念的阐释,从详写中寻找事物的特征。议论文从逻辑严密,判断精当,有强烈的倾向性句子中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小说应注意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散文则抓住中心事件、主体景物以及抒情与议论句子等。
        (3)择要整理,体会捕捉隐含信息。
        重要的信息随着文章表达的需要,散布全文,对于文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概括,分类择要,把复杂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抓明示信息,抓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等,体会捕捉隐含信息。
        例如1991全国高考试题第8题:
        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特殊的日子”是选文《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一句话。单看这句话,或者联系上下文都不可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但是,如果能联系文末“注”中括号里写着的“1828—1910”以及本文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之行》,便可知道,这实际是暗示考生: 作者的这次俄国之行是在托尔斯泰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进行的,那么“特殊日子”即托尔斯泰一百周年诞辰。
        (4)充分利用题干信息。
        高考检测辨识筛选能力,总是有特定的要求,所以解题一定要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的“指令”,确认筛选的角度,浏览有关部分把握大意,找准与“指令”有关语句,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第一,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图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所以,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必然途径。
        如1998年高考第2题: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题干的创设情境是“第三自然段中种太阳花的经历”,设问的角度是“这样写的作用”。要想明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什么写法”,而这就是命题意图! 本文所赞颂的并非“太阳花”,而是“玉簪花”,第三段作者写自己种又名“死不了”的太阳花,结果还是死掉了,而玉簪花却“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由此可见,作者是用太阳花来反衬玉簪花。强调玉簪花生命力之旺盛,这就是“这种写法的作用”。也就是答案的内容。
        第二,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 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作出一点分析和挖掘。
        如1999年高考第1题: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题干中所说的“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显然是五种结果,形成这五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由果推因”,而这正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方向。文中五处“有人说”十分显眼、前因后果的关系也十分明显,因此,形成答案并不困难。同样,第二问“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是“果”,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第一问所批评的五种错误观点,因此第二问的答题方向便是“由因推果”,对应的就是文中“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句,适当归纳,提取“公因式”,便能形成答案。
        第三,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
        答题的区位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如1997年高考第4题的题干,就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不超过48字):
        这道试题的题干中的两个信息十分重要,值得我们品味,一是“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其言外之意是“肯定了其中一部分”;二是“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其弦外之音是“否定了其中一部分”。它能启示我们回照原文,去理清文中作者肯定《古文辞类纂》的内容以及否定该书不足之处的内容,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各自的语段或句子,这就是答题的区位,即第一、第二和第四三个自然段,作者肯定了这部书“材料丰富、能分门别类”,否定了其严守教条的思想和分类不够合理简明,这就是答案。
        第四,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如1997年高考第4题的题干,就能显示答案应采用的句式,因为答案含肯定和否定两面,因此需要采用题干中“虽然……但……”这样的转折复句的形式去表述答案,即“虽然材料丰富、能分门别类,但严守教条、分类不合理简明”。再如1998年高考第1题第(1)小题: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会吃惊?
        该题的设问角度是“作者为什么会吃惊”,很显然“作者吃惊”是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题干启示我们,要用“因果解题法”中“由果推因”的方法去推导出原因,而“原因”就是答案。在原文第一自然段中与这一句构成“前果后因”关系的一句话是:“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一开”“一惊”,照应密切自然,而且也符合“一惊”所反映出的瞬间情感波澜。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没几天便是立秋”。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实在是一种十分重要而且有用的信息,认真分析并充分利用这一有效信息,将会给我们准确、快速地解答主观性试题带来莫大的帮助,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