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元好问《论诗诗三十首(其十一)》 |
释义 | 元好问《论诗诗三十首(其十一)》元好问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是元好问论诗的精髓。是针对宋人以模拟来学习杜甫诗歌,有感而发的。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在学习杜甫时,提出什么“脱胎换骨”,“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其实,这样做,只不过是“模拟”得形似一点、“剽窃”得高明一点罢了。这些人的共同毛病是,没有深入和面向现实,因而总也写不出真切感人的诗篇。元好问这首诗,从诗与生活的关系谈论杜甫的诗歌创作,正好击中了这个诗派舍本逐末的要害。 前二句从相反的两个方面立意:一个是“眼处心生”,亲眼接触客观事物,从而,激发起内心的诗情,自然能写出入神的诗句,即所谓“景物兴会”、“自然入妙”(宗廷甫语),“诗如鼓琴,声声见心”(袁枚《续诗品》)。一个是“暗中摸索”,不深入实际,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只是暗中虚拟,凭空编造。虽也能写出诗来,却不会真实地反映生活。 后二句以名著千秋的诗圣杜甫为范例,说明作者自己对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的基本认识。杜甫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即天宝五年至十四年,居住长安十年,亲自接触了那一带的风土景物,接触了生活现实,所以,才描绘出了像图画一样的“秦川景”。可见“句有神”的好诗,都是“眼处心生”,来源于生活的。最后以感叹的问句作结,从而强化了诗人立论的分量。 那么,杜甫写过哪些描绘秦川的美好诗篇呢?施国初在《遗山诗集笺注》中说:“见诸题咏,如《玄都坛》之子规山行,王母云旗;《慈恩塔》之河汉西流,七星北户;《曲江三章》之素沙白石,杜曲桑麻;《丽人行》之三月气新,水边多丽;《乐游图》之碧竹烟绵,芙蓉波浪;《渼陂行》之棹讴间发,水面兰关;《西南台》之错翠南山,倒影白阁;《汤东灵湫》之阴火玉泉,楼空浴日。凡兹景物,并近秦川一带,登临俯仰,独立冥搜,分明十分画图,都把酌浩歌、旷怀游日中,一一写照也。” 总之,元好问在这首诗中,提出了自己关于诗歌创作的主张,他认为,诗歌不是诗人脑中凭空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有“亲到”、“眼处”,才能产生有“神”的诗句,画出逼真的图景;而“暗中摸索”、闭门觅句,那是白费精神的。元好问八百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诗歌主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唯其如此,他的诗歌创作才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在当时文坛执牛耳三十年,被人视为北国诗人之翘楚,称之为“一代宗工”。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