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百字令 张可久
释义

百字令 张可久

春日湖上


扣舷惊笑,想当年行乐,绿朝红暮。曲院题诗,人去远、别换一番歌舞。鸥占凉波,莺巢小树,船阁鸳鸯浦。画桥疏柳,风流不似张绪。  闲问苏小楼前,夕阳花外,归燕曾来否?古井香泉秋菊冷,坡后神仙何许?醉眼观天,狂歌喝月,夜唤西林渡。穿云笛响,背人老鹤飞去。
张可久一生大半在杭州度过,其早年所成散曲集《今乐府》、《苏堤渔唱》等多以本地风光为抒写内容。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他自昆山幕僚引退后,再度回到杭州,隐居以终。从本篇“当年行乐”、“人去远、别换一番歌舞”等语,可推知此词当作于这一时期。
这首词写杭州西湖春景,全凭感受游走,颇有一种“意识流”的风味。词人先从西湖本身落笔,却不直接绘写眼中景色,而是以引起的感想代替。“绿朝红暮”四字,令人联想起春日湖上的朝朝清游、夜夜笙歌,涵意隽永。接着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同样也是以昔衬今,尽管当年一同游赏吟诗的故人已经远去,但眼前歌舞风流的景象依然无异于往昔。再接着是苏堤六桥,这里是西湖绝佳的观景点,但见鸥鸟在湖面上翔止,黄莺在岸树上栖息,近堤的水浦边野鸭嬉戏,碇泊着三三两两的小船。只是在词人的感受中,桥边的杨柳似乎风致不足。“风流不似张绪”,用南朝齐武帝植蜀柳于灵和殿前,赏叹“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的典故,事见《南史·张绪传》。
下片先转入孤山。孤山相传建有南齐苏小小的坟墓,“苏小楼”,是对这位名妓遗迹的怀念。夕阳下春花年年开放,但前时的燕子可曾归来?这一问,隐见了美人妆楼已面目全非的现实。“古井香泉秋菊冷”,“古井”指金沙井,“香泉”指六一泉,俱是孤山一带的名胜。但全句却是就孤山的代表人物林逋而言,因苏轼《书林逋诗后》有“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的名句。林逋曾配祀于水仙王庙,后人常因此引为孤山的典故,如宋人高翥《拜和靖墓》:“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词中的“坡后神仙”即指林逋,“何许”即何处(“许”通所),全句流露出前贤已去、风流往矣的感慨。词人以醉饮狂歌的清狂抵御悲怅,最后将词笔转向孤山以北的西林渡。西林渡亦名西泠渡,是当时由西湖导向北山的通道口。其时天暮月上,静夜中生出一阵穿云裂石的笛声,惊起了扑翅飞腾的老鹤。姑不究“笛响”是何人所为,渡口这凄清的一笔,自传达了词人孤寂的感受。
全词意象固然飘忽灵活,脉络却不失分明。起首“扣舷”显示置身船中,紧扣“湖上”的题面;以下由“船阁(搁)鸳鸯浦”的登岸,而“夕阳”,而“夜唤”,展开了“春日”的游程,结尾“西林渡”的地名,则标志了同西湖的分手。词作中不时插入的回忆和联想,更是绾接了时间和空间,使词人行乐与感伤的对立感情实现了和谐的统一。清江顺诒有云:“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方妙。”(《词学集成》)本篇可谓是“放得开”、“收得回”的一则范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