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双调】沉醉东风(二十五点秋更鼓声) |
释义 | 【双调】沉醉东风(二十五点秋更鼓声)秋夜旅思 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 【鉴赏】“二十五点秋更鼓声”点出季节、时间。“二十五点”是指时间。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故有二十五点报更的鼓声。深秋的夜晚,作者为何对这声声更鼓如此关注?后句“千三百里水馆邮程”作了解释。“水馆邮程”指水陆的旅程。“馆”“邮”指古代驿站供过客歇宿的馆舍。漂泊异乡的游子如何能够安枕而眠,内心的凄冷孤寂在这清冷的长夜该如何排遣?秋天正是萧瑟愁闷的时节,羁旅在外,听着夜半的更鼓声,想到此行一千三百里的路程,不禁愁上心来。可以想见,这更鼓声敲在游子的心坎上,将是如何的清寂、孤单。思量明日,“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长长的远路环绕着青山,纵使这青山再妩媚,也因路长人倦而无心欣赏。秋色染红了枫树,艳红似火,这是多么美妙的图景。然而对客居在外的作者来说,美景引发的却是别一番滋味。“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招魂》)“江枫”这个意象传递给读者的是秋寒瑟瑟和离情羁思。 “百年人半纸虚名”写出了作者的无奈。“半纸虚名”指一生所追逐的功名不过是一场虚妄。汉代《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年的忧愁,这是何苦呢?世人为了追逐名利,终身忙碌,但世事却是千回百折,等多年后回首时,才惊觉自己努力一生追求的功绩,都只是半纸虚名而已,这怎能不是对自己辛辣的嘲讽?“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人生的期许。辛苦一生追逐得到的远远不是自己所想要的,人生的乐趣没有享受到分毫却已鬓发苍苍,早知如此,就应该像璩源阁上的僧人一样,午睡醒来,静静地看着窗前透过的日光,这是多么清闲的日子呀! 全曲用秋更鼓声、水馆邮程揭示出游子羁旅在外的境况,又用梅窗日影指代作者理想中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