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沉思——写于圆明园遗址并献给祖国的诗》
释义

《沉思——写于圆明园遗址并献给祖国的诗》

《沉思——写于圆明园遗址并献给祖国的诗》

杨炼





我来到这里

不是为了哀悼死亡

不是为了让我的嘴唇

再一次颤抖

像柔弱的花朵

重复那浸透着黄昏忧郁的吟唱

不是为了追寻消逝的梦境

幽暗的小路,月的芬芳

不是为了放逐流萤

——绿色的星星

用叹息送走光明的希望



我来到这里

来到历史的静寂中

沉思

像一株生长的树

把清晰的剪影呈献给太阳





我感到

我是折断的石碑上

每一行记录青春的诗句

民族的经历就是一首灼热的诗

有开凿、有赞美、有悲伤

我是每一座土墩——宫殿的影子

金黄的瓦砾朝太阳射出光芒

像草间的露水一样闪烁

像祖先成熟的智慧一样辉煌

我是重叠碎裂的石头

冰冷而苍白,在时间的犁刃下

仿佛凝固着痛苦的波浪

我是手和锤子的创造——

圆润的葡萄、纯洁的郁金香

从倾斜的雕栏上

纷纷剥落

紫红色的荆丛把爱情掩藏



一个倒塌的记忆

这被火焚烧的伤口和土地

带着黑色的耻辱

流过我的心房

流过呻吟和呼吸、古老的风

流过眼睛般的湖泊、云与翅膀

我是夜晚的河流,寂寞的天空

岁月无情地走过身旁

只有鸟巢传出生命的呼唤——

对黎明孤独地向往





然而

我来到这里

不是为了哀悼死亡

我从自己的苦难和觉醒而来

从未曾遗忘的眼泪而来

把无数星星拢入手掌

让所有哭泣的日子交融到一起

那许许多多废墟

——风暴和火焰的足迹

留下母亲与儿子心头共同的创伤

仿佛那些受难者的灵魂

正对我呼喊——对活着的人们呼喊

一群群蔚蓝色的鸽子

在我头顶飞翔



啊! 黎明的哨音

朝霞在歌唱

我把沉思献给整个祖国

献给生养我的土地和希望

——把昨天深深埋进心底

像一粒小麦,蕴蓄着

繁荣大地的蓬勃的力量

我不相信叹息、沉默和彷徨

只有悲哀就只有死亡

我的祖国呵,我要让你的血液

在我的身躯里熊熊燃烧

你的声音——那热烈的雷电

在我的嘴唇上迸发回响

祖国呵,你是我的全部爱情

全部痛苦的来源和归宿

我属于你! 我是花朵、是水滴

而你——是群山! 是海洋

你是永恒的象征

无论风暴,无论火焰

甚至严冬的冷酷和废墟的荒凉

最终都不能遮掩你那单纯的笑容

(单纯得像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谈话)

你的眼睛永远清澈明朗



啊! 祖国,我来到这里

来到你崎岖而变幻的命运中

为了新生,为了开创

为了承担那冰凌与玫瑰

凝结的责任——

我要用连接心灵与心灵的不屈的信念

为你托起一座光辉的桥梁

当星星抛弃黑夜走进粉红色的黎明

当白雪悄悄走进青草的芳香

一个苦难民族的未来

将从废墟上欢乐地崛起

使这古老而新鲜的格言更美丽

——让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





让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

让祖国的笑声响起来

——像空中的电波一样飘扬



我要求

把埋入泥土的岁月还给我

把颠簸和流离中磨损的青春还给我

把早晨的钟声还给我

把孩子气的想象还给我

(没有它也就没有我的诗章)

把通往生活的开花的道路还给我

把眼睛充满灵感的人群还给我

把创造的渴望和活力还给我

让它属于每一盏灯光

属于每一颗红宝石的心

在所有田野上,自由成长

让这少女般娇美的葡萄藤蔓

重新铺遍春天的大地吧

让温柔的太阳走向收获的季节

重新爱抚那些甜蜜的颤动的乳房吧

让郁金香带着宁静的梦

重新在每个夜晚醒来

像托出一滴夜露——托出月亮吧

让所有期待着伸向幸福的手

重新揉合淳朴和热情、智慧和坚强——

在这民族曾被凌辱的地方



我要求新生的尊严

我要求

重新开始吧

祖国

让我用歌声

亲吻你那

明天的曙光



【赏析】 这首诗突破了以前国内诗歌创作中传统的即景抒情式的创作方法,而采用深刻的哲理思考,将诗中的思想寓于象征性的意象之中。作者在《我的宣言》中谈到自己的诗时说: “那里 (指诗),形象是我的思想在客观世界的对应物,它们的存在、运动和消失完全是由于我的主观调动的结果。那里,形象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们本身的客观内容,更主要的是我赋予它们的象征内容,把虚无飘渺的思绪注入坚实、生动、具有质感的形象。” 诗人所阐明的形象实际已具备了诗歌意象的特征。

这首诗的思想线索比较清晰。全诗四章沿着这样的分主题脉络发展:走向沉思——痛苦思索——新生的信念——对祖国重复青春的祝愿。

圆明园遗址记录着一段民族灾难的历史。每个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来到这里时,都会产生出一种酸楚的感觉;人们的心在此仿佛经历了近百年的耻辱,顿时生出凝重的情感。诗人的这首诗超越了普通人的情感,在凝重中找到了升华的内含。他在诗的起句便宣称:“我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哀悼死亡”,诗人没有在这里重复人们无数次有过的忧郁和哀叹,而是带着深邃的目光来到这里,将圆明园废墟视为民族受创灵魂的缩影,做摆脱痛苦、追逐光明的思考。“沉思/像一株生长的树/把清晰的剪影呈献给太阳”,这几句诗写在第一章的结尾,显示出了诗人沉思内容的指向。

在第二章,诗人用第一人称“我”把圆明园和抒情主体溶为一体。他的思想在往昔的璀璨、辉煌与眼前的悲哀、寂寥之间徘徊。那碎石间依稀可辨的石雕凝结着祖先的智慧,眼前的沉寂仿佛是“夜晚的河流,寂寞的天空”让人不堪忍受,复兴民族的呼唤,从树间的鸟巢里轻轻地传出,这是敲碎沉寂的第一声音响。

进入第三章,诗人再一次重申:“我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哀悼死亡”,两句诗仿佛在道出诗人内心的誓言。沉溺于痛苦而无力自拔,这本是庸才所为,因为“只有悲哀就只有死亡”。诗人从废墟的遗痕上看出,在那里,祖先的灵魂正向人们发出警醒的呼唤; 从蓝天上飞过的鸽群使诗人领悟到生命价值的高远。痛苦应当是一粒麦种,在深埋于土地之后,终究要发出勃勃向上的力量。随后,诗人怀着恋人般的心情盼望着祖国和我们的民族重现青春的欢笑。因为诗人从种子的喻义中生发出了坚定的信念: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顽强的民族,它一定会从废墟之上 “欢乐地崛起”。

祖国的崛起要靠充满着青春和活力的人民来撑擎。于是,在第四章,诗人大声疾呼中华民族青春的再现: 呼唤浪漫的青春气质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呼唤重新融铸民族自身的伟大性格——淳朴和热情,智慧与坚强。到此,这首诗沉思的内蕴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