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
释义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 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杨果曾写过小令[小桃红]十一首,选读的这一首是其中最后一首,也是较为出色的一首。它是眷恋故土,哀悼金亡的曲子。元蒙灭金亡宋之后,原来金、宋时的一些遗民,十分不满于异族统治,常用散曲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感慨国家易主之悲。这组小令就是这样的作品。
[小桃花],此曲牌在南曲正宫、越调中均有采用,但字句互不相同。北曲或用作小令或用作散曲;南曲都用作过曲。

* * * *



此曲可分为前半与后半两部分,即:前半写采莲人欢歌,后半则抒山河沦丧之情。
先看前半部分三句——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
首句的和,是唱和,声调相应。次句兰舟,原指用木兰做的舟船(一说,是舟船的美称),此指装饰华丽的采莲小舟。这是说,采莲姑娘先声夺人,在未见人之先让你先听到姑娘们互相唱和的美妙歌声。采莲歌,在我国南北朝时就流行着一首《江南歌》,其古辞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后来的《采莲歌》、《采菱曲》,都从此派生。作者不经意地带出此曲,目的是一开头就渲染一种轻快欢乐气氛。你看,一只只采莲轻舟从歌声响处,经垂柳拂岸的那边江中悠然驶过,那管惊破莲间对对鸳鸯的好梦。
再读后半部分的五句——
  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 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夜如何,是承上启下的转折语。以下即描写一个亡国遗民(士人)对故国眷恋和悼念之情。
江上采莲姑娘的欢快江南民歌,不仅惊醒了正在圆着美梦的“鸳鸯”们,也激发了在铁蹄下苟活的“夜卧江楼”人们的心潮,勾起了他们对前朝倾亡的追思,还因此洒了许多许多的眼泪。这眼泪,当然不是幸福的热泪,而是悲痛的、凄怆的苦泪,也可能怀有悔恨之意、发自内心的涩泪!
以下补释两个词语:
南朝旧曲——南朝末代皇帝陈后主荒淫丧国,其亲制的《玉树后庭花》等曲,被称为丧乱之声、亡国之音。晚唐诗人杜牧《泊秦淮》有句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司马泪痕多——中唐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在《琵琶行》一诗中,同情歌女,感伤自己,在诗之尾写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后世常为人们化用,称同情之泪为“司马泪痕”。

* * * *



很明显,作者为全曲营造的氛围与色调,前后截然各异:前半欢快、热烈,是暖色调;后半却凄怆、沉郁,是一种冷色调。为什么呢?
我想,最主要的是由于题旨所需。此曲要阐明的主要思想是:极写“黍离”之痛,抒发怀旧之情。因此,作者调用了两种对比鲜明和很快抓住人心的物象、意象和不同色调,营造一个浑然的深邃的意境,增加曲情浓烈程度和曲意的广度与深度,使整支曲更富感染力。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