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 |
释义 | [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鲁卿庵中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鉴赏】鲁卿是张可久的一位友人,是隐居山中的一位隐士。此曲通过对鲁卿隐居环境的描写,赞颂了他的高洁和脱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名为《鲁卿庵中》,作者自然先从鲁庵写起。鲁庵位于何处呢? 它位于那远离人群的深山之中,那里四周长满了青苔,参天的古木挺拔屹立,直插云霄。远处的青山位于白云绿水之中,白云绕山,白云也变成青苔之色,绿水相伴,绿水更显碧透明净。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在蓝天白云之下,在丛丛红叶掩映之中的那座简朴的小房,就是鲁斋。这里作者没有写鲁君其人,但通过这些鲁庵周围环境的描写,我们已经了解到鲁卿的人品。苍苔、古木表明人迹罕至,古木、苍云、红叶又体现出古朴、悠然与明净。能终日与青山绿水相望,与古木红叶为伴的人,当然非一般俗人,显然是一位优雅高洁、超凡脱俗的隐者。隐居深山,与世隔绝,有谁曾到?作者巧妙地以一个问句引出了自己,称自己为“探梅人”。显然此处的梅是喻指隐居的友人鲁卿。正因鲁卿人品高洁,所以才以清新高洁的梅相称。自己不畏路遥,一路行来,经过溪桥,前来探访友人。这个交代一方面表明了作者与鲁卿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归隐是张可久曲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曲借写友人的隐居生活又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曲。此外,此曲动静结合,画面感强,写人却又不直接从正面写出,而是通过写人物居住的环境从侧面来展现,作者情感的表露也很委婉、含蓄,这也是张可久曲作的一贯风格。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