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牡丹亭 |
释义 | 牡丹亭汤显祖 惊 梦 [绕池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步步娇]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细。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历历莺歌溜的圆。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缱。 《牡丹亭》五十五出,取材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情节有较大改动:秀才柳生梦见花园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与他有缘,从此改名梦梅。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从塾师读《关雎》而感春、而寻春,游园归来做了一个色情梦——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做爱。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死前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后建梅花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考,借宿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丽娘画像,即梦中人也。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最后在花神的帮助下,杜丽娘起死回生,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一条灯谜,谜面是“牡丹亭还魂”(打聊斋目录八个),谜底是:杜翁、娇女、梦别、柳秀才、花神、保住、尸变、真生,即囊括了整个戏剧关目。 《惊梦》一折是全剧的关键,包含“游园”和“惊梦”两个情节,后世常以折子戏的形式在舞台上演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生前拿手好戏之一就是出演《游园惊梦》。本篇系节选《惊梦》折中最脍炙人口的“游园”一段杜丽娘唱词。 题前情事见于前折《闺塾》。杜丽娘从小受大家闺秀的教育,被限制在闺塾念书,实际上是封建礼教对女青年天性实施的禁锢。但人性犹如种子,其生命力又是最难禁锢的。无论迂腐的塾师讲得如何天花乱坠,杜丽娘凭直觉领会到《关雎》实是一首热恋的情歌,引起内心骚动,这一情节的喜剧性,在于封建统治者用来宣扬礼教(所谓“后妃之德”)的教材,对于杜丽娘恰成了性爱启蒙的第一课。难怪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说的,淫书倒不必一定限于小说,往往是那些天经地义的圣人的典礼,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叔嫂不通问,长幼不比肩”,这些暗示性的差别的话,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比《西厢记》中红娘、莺莺的“去来,去来”一类话所含的暗示不是还要厉害吗?杜家的后花园,是丫头春香陪读,借出恭逃学耍子而首先发现的。老师走后,春香介绍那园子的景致是“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著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委实华丽”,这也就是牡丹亭了。春香的绘声绘色,引起了杜丽娘游园窥春的欲望。 游园当日的清晨杜丽娘心情颇不平静,[绕池游]大意是莺啼梦回,到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春光;可我却独立小庭深院之中。看沉香燃尽,却无心于女红,为什么今年的春情比去年还浓(在原剧中这句由春香接唱)。[步步娇]主要写丽娘跨出绣房前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活动,大意:细长的游丝被春风吹进终日锁闭的闲庭深院,使少女的心中涌起绵绵的春情。犹豫半晌,开始画妆,没想到今天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倩影,心里也不免发慌,不知咋的把发卷也给弄歪了,这也难怪,因为马上要跨出长年拘束自己的绣房门,这可是个重要的决定。——这里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礼教的清规,在杜丽娘内心所起的冲突。 由春香“小姐今日打扮的好靓”的赞语引出的[醉扶归],则写杜丽娘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早上,发现自己是异常的美丽,从而引起的顾影自怜之情。大意:春香道是“穿插的好”,可不知我(其实所有女孩儿家)的爱美乃是天性使然。可惜这三春好景一般,准能够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天生丽质,生生地被埋没了,自弃了。——这里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欲向春风一展青春风采的渴望。 [皂罗袍]、[好姐姐]、[隔尾]三支曲子,是丽娘游园时的唱段。[皂罗袍]大意:没想到百花已开得如此鲜艳,可惜四周是些断墙败壁;正如谢灵运所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眼前一派良辰美景,可赏心乐事又在哪里呢?恁般景致,老爷奶奶再不提起,岂不辜负了天公的美意?可自己又感到无能为力(“奈何天”)。合唱“朝飞暮卷”五句,将春光拓展到户外,再一次慨叹富贵中人不能领略春光的好处,其生命的意义大可怀疑。——这里表现的价值判断是,真正的富有,是占有韶光,而不是占有金钱。[好姐姐]一曲由春香“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的插白引起,大意:杜鹃花漫山血红,荼蘼花满架雪白,——是花都放了。唐诗咏牡丹有“独占人间第一春”之说,但牡丹花开在暮春,花期太迟,如何占得春花第一呢?——这里蕴含着杜丽娘青春和幽怨、大龄的感伤。剧中春香又插白道“成对的莺燕啊”,这又加重了丽娘上述感伤。“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燕语是明快的,故形容如剪;莺歌是圆滑的,故形容如溜。此曲文用字之妙。[隔尾]由春香“这园子委实观之不足”的插白引起,大意:看不够就是看不够,任你留连忘返也看不够,本来是为了愁破闷而来,结果不但达不到破闷的目的,反叫人越看越感伤,所以纵看遍十二亭台也是枉然了,正是乘兴而来,兴尽须返也。 于是主婢二人回到闺中,春香给花瓶插花,香炉添香后,瞧老夫人去了。剩下杜丽娘在闺房休息。以后杜丽娘在疲倦中睡去,做了一个色情梦,梦见一个青年手持柳枝而来,对她说“小姐,咱爱煞你哩”,那柳生唱[山桃红]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大意:你如花的容貌令我倾倒,流水似的光阴不容轻抛,到处把你来寻找,你才在幽闺里烦恼。于是携手步入花园的假山后,在怜香惜玉的花神的保护下做成好事。这“惊梦”是“游园”的自然结果,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必然就有第二步,第三步。 写妙龄少女因大自然的感召而导致性觉醒,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春)歌》就有“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的歌唱,但那是妓情!《牡丹亭》“惊梦”一节,通过优美的曲文,写的是大家闺秀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怂恿下,偷偷离开长年拘束自己的绣房,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和春天一样美丽,从而引发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压抑个性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伤感,从而引起她青春的觉醒和迈出反叛封建礼教的第一步,为以下惊梦、幽媾、还魂等情节提供了可信的依据。这是明代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针锋相对的倡导人性复归的文艺思潮在汤显祖笔下的反映。具有歌颂人性,号召人们蔑视、冲决封建禁锢的不同寻常的思想意义。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有一个情节,道是林黛玉与贾宝玉分手后,路过梨香院,戏班子里的小女孩们正演习戏文,正好唱到“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林黛玉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忖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后来又听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益发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又想起古人诗中“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兼把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一时都想起来,仔细忖度,不禁眼中落泪,心内成灰。只此一端,即可见《牡丹亭》戏文之富于艺术魅力。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