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清之盐官官制
释义

清之盐官官制

清代盐务官制,大都沿明代所设,变动很小。中央户部掌管盐务政令,专管奏销考成,每年由山东司按各省上报的清册,将销盐引数、盐税征收款额、完成或未完成原定引额税额,加以考核,完全属于审查奏销,稽核事务。按此稽核,只是虚名,因为各省收支款项,分内销外销,上报的内容不过十之二三,均系内销之款,外销之款,并不上报。清初地方盐官,也多为明制,或略有变通。在产盐省分,即长芦、山东、两淮、两浙、两广皆设都转盐运使司,置都转盐运使。自盐运使以下,有运同、运副、运判,分管产盐之地,协助盐运使治理。有监掣同知,监管盐之政令;有库大使,掌管收纳盐税及其库贮;有批验大使,掌批盐引之出入,及查验放运之事;有经历知事,掌管稽核文书;有盐课大使,掌管盐场或盐池、盐井事务,监察管理盐的生产,每日稽核所产之盐量,以杜绝盐之走私之源。在盐务少的区域,只设盐道,不设盐运司,如河东、福建、云南、四川即设盐法道。其下属官吏,大略与盐运司相同。只有云南盐课提举司,隶属盐道,分别管辖盐井。销盐省分,也设盐法道,主管岸销事项。有的省专设盐法道,也有以兵备道兼管,或以粮储道兼管,或以驿巡道兼管。凡所属州县,销盐分数,是不是完全,督销引盐是不是得力,都由盐道考察,上报给兼管盐务之督抚,到年终汇总,交户部核查。在四川、云南两区,除重要场区,设立盐务专官,其余地方多由知府、知县或其副职兼管。在各产盐区,也沿明制,设巡盐御史,也是一年一更换,名为“盐差”。又各地方州、县,负有监督销盐责任,名为官督商销。而各省督抚,纵然不管理盐务,但都负有督销之责。这样,盐差(巡盐御史)督征盐税,督抚督销引盐,常常发生矛盾。雍正二年(1724年)停派巡盐御史,其事归各督抚兼理。到乾隆(1736~1795年)初,又复恢特派盐差,官名改为盐政。到道光(1821~1850年)、咸丰(1851~1861年)年间,各区盐政,陆续裁撤,改归总督或巡抚兼管,各省督抚,都带管理盐政衔,但盐务弊陋,未能革除。道光时,淮北、淮南先后改行票盐,设局管理场盐买卖放运。同治(1862~1874年)初,又改革票盐,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岸,设立督销局,由江南总督委派江南候补道员充任总办,以湖北、湖南、江西各盐道为兼办。其淮北督销局,则以正阳盐厘局长兼任总办。又在仪征设扬子淮盐总栈,也以道员任总办。督销局之总办,也是一年一换人。为谋盐差,江南候补道员,曾达200余人之多。自从两淮设督销局之后,各省多仿行设置。至于官运,有官办,有局办。官办,即由地方州县官,领盐引办理运输。局办,即设立专局,委员办理。有官运官销、官运商销。咸丰同治后,各省盐法实为自己制定,盐厘及盐价一并加码,盐务紊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第二年,废除山东司等名称,改设筦榷司,掌管各省盐法,稽核引票、盐税等等事务。在宣统元年(1909年),在中央设督办盐政处,派度支尚书载泽兼任督办盐政大臣。在产盐省分之总督或巡抚,均兼有管理盐政之责,并均为会办盐务大臣。销盐省分之总督或巡抚,负责地方疏销、缉私等等,也均兼会办盐政大臣衔。各省盐务,一切用人行政,均由盐政处主管。属疏销、缉私,由各省总督、巡抚协助办理。各省税收一切款项,由运司盐道,及经管盐务之各总局,报由督办,大臣核明,外省不得随便动用。凡盐务事宜,均由盐政督办处主持,协同度支部办理。凡收发引票、动拨款项等等事宜,均由度支部办理。宣统三年(1911年),特设京外盐务专官,并把督办盐政处改为盐政院,设盐政大臣一人,管理全国盐政,统辖全国盐官。在盐政院内,设盐政丞一人,协助盐政大臣。设总务厅,掌管机要、收发等等事项。设南盐厅,掌东南沿海盐务,北盐厅,掌北方盐务及川、滇盐务,各设厅长一人。在产盐区域,设正监督,销盐区域,设副监督。产区正监督,掌管所属产盐、运盐、销盐、缉私等事务。销区副监督,掌管所属运盐、销盐、缉私等事务。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