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盪”,本指触碰,引申为衝冒。
元高文秀《遇上皇》剧二折〔一枝花〕曲:“汤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这般风雪程途。”元本《拜月亭》剧二折〔梁州〕曲:“则怏(央)他一路上汤风打浪,谁想他百忙裏卧枕着床。”《龙门隐秀》剧楔子薛仁贵白:“谁人赐我红绵袄,冒雪汤风且禦寒。”元无名氏《五侯宴》一折:“谁敢道是汤他一汤,谁敢是触他一触。”元郑廷玉《金凤钗》二折:“大斋时合着空锅灶,水米也不曾汤著。”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着你三千里外该流递。” 元秦简夫《东堂老》二:“汤风冒雪,忍寒受冷。”
2.通“盪”、“蕩”,盪(蕩)涤。按: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汤,叚(假)借为‘’。”
《汉书·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谓大汤。”注:“犹盪涤也。”
3.通“蕩”,游蕩;放蕩。
《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毛传:“汤,荡也。”汉郑玄笺:“游荡无所不为。”清 马瑞辰曰:“‘汤’、‘荡’古通用。”(《毛诗传笺通释》)
4.通“盪”、“蕩”,摇动。
长沙马王堆 汉墓帛书《春秋事语(七)》:“齐亘(桓)公与蔡夫人乘周(舟),夫人汤周(舟)。”(按:《左传》僖公三年“汤”作“荡”,晋杜预注:“荡,摇也。”)
5.通“擋”,抵擋,抵禦。
元高文秀《遇上皇》二〔一枝花〕曲:“汤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元 尚仲贤《气英布》四张良白:“披一副汤的(得)刀、避的(得)箭、锁鱼鳞、掩月镜、柳葉砌成的龟背𤠯猊甲。”元无名氏《衣袄车》二折:“某有些饥渴,我买几钟酒汤汤寒咱。”元 钟嗣成《骂玉郎遇感皇恩采茶歌·雪》曲:“其开头,且汤寒,兴来未放酒杯乾。”《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大喜,即命:‘取素果品,墩暖酒,与列位汤寒。’”
元高文秀《遇上皇》剧二折〔一枝花〕曲:“汤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这般风雪程途。”元本《拜月亭》剧二折〔梁州〕曲:“则怏(央)他一路上汤风打浪,谁想他百忙裏卧枕着床。”《龙门隐秀》剧楔子薛仁贵白:“谁人赐我红绵袄,冒雪汤风且禦寒。”元无名氏《五侯宴》一折:“谁敢道是汤他一汤,谁敢是触他一触。”元郑廷玉《金凤钗》二折:“大斋时合着空锅灶,水米也不曾汤著。”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着你三千里外该流递。” 元秦简夫《东堂老》二:“汤风冒雪,忍寒受冷。”
2.通“盪”、“蕩”,盪(蕩)涤。按: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汤,叚(假)借为‘’。”
《汉书·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谓大汤。”注:“犹盪涤也。”
3.通“蕩”,游蕩;放蕩。
《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毛传:“汤,荡也。”汉郑玄笺:“游荡无所不为。”清 马瑞辰曰:“‘汤’、‘荡’古通用。”(《毛诗传笺通释》)
4.通“盪”、“蕩”,摇动。
长沙马王堆 汉墓帛书《春秋事语(七)》:“齐亘(桓)公与蔡夫人乘周(舟),夫人汤周(舟)。”(按:《左传》僖公三年“汤”作“荡”,晋杜预注:“荡,摇也。”)
5.通“擋”,抵擋,抵禦。
元高文秀《遇上皇》二〔一枝花〕曲:“汤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元 尚仲贤《气英布》四张良白:“披一副汤的(得)刀、避的(得)箭、锁鱼鳞、掩月镜、柳葉砌成的龟背𤠯猊甲。”元无名氏《衣袄车》二折:“某有些饥渴,我买几钟酒汤汤寒咱。”元 钟嗣成《骂玉郎遇感皇恩采茶歌·雪》曲:“其开头,且汤寒,兴来未放酒杯乾。”《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大喜,即命:‘取素果品,墩暖酒,与列位汤寒。’”
- 上一篇:湯(二)
- 下一篇:湯(四)